【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鸡窝里孵出“金蛋蛋”

2020-08-19 10:12  



姚家店镇张家冲一组村民刘翠在政策的帮扶下,通过创办家庭农场,发展养鸡产业,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养鸡大户的转变。

刘翠今年32岁,由于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年幼的孩子重病在身,家庭负担重,2013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被安排在张家冲村村委会公益性岗位上工作。同时,其女儿也享受了“助学扶智”教育资助,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刘翠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19年,帮扶人在我屋里来给我讲政策的时候,我就开始有创业的冲动,然后我就去村委会,向村干部了解到可以申请5万元的无息贷款。”

贷款申请到了,但发展什么产业却成为了摆在刘翠面前的难题。通过和村两委、扶贫干部的交流,她决定因地制宜发展土鸡和山羊养殖。

2019年10月,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刘翠注册了“宜都金竹园生态家庭农场”,并利用5万元无息贷款,在村里承包了10亩土地用于建设养殖基地。

从看基地到建厂房再到引进鸡苗,刘翠都亲力亲为,今年5月初,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农场顺利建成。

硬件设施完备后,刘翠便着手饲养经验的学习。养殖业最重要的技术是防疫,于是她一方面积极向畜牧专家请教,购买相关书籍刻苦自学,每天按时观察鸡苗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多次走出去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养殖理念,与其他养殖户交流技术经验。

农场投入生产后,通过刘翠的精心照料,鸡苗茁壮成长。在镇村和省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她还迎来了两笔消费扶贫的订单。

“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姚家店镇政府开展消费扶贫,在我们农场给贫困户每人定制了150元的消费,主要是土鸡和土鸡蛋。然后省驻村工作队武汉工程大学里面的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也联系我,在每人100元的消费基础上进行300多份鸡蛋的销售。”刘翠介绍说。

以农场为平台,与农户合作,5月底,刘翠便完成了这两笔消费扶贫订单,4万多元的收益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心。目前,农场1500多只土鸡苗长势喜人 ,预计在11月便可产生收益。

“鸡蛋的收益估计每天有900个左右吧,土鸡应该在11月底就可以销售了,争取在今年年前把土鸡全部销售完,销售完估计3万元的纯收益是有的。”刘翠开心地说。(宜都融媒记者 周传峰)

责编:李忠益  喻姣阳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92/202008/6ec086698e31c5deb534e79e65cd9436.jp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fqnleWrjC8eTygCC","timestamp":1745870068,"signature":"da0b59578319931ec8490f00bb4c1271dccabda6","link":"http:\/\/m.hbyidu.com.cn\/p\/22784.html","desc":"\u5218\u7fe0\u5728\u653f\u7b56\u7684\u5e2e\u6276\u4e0b\uff0c\u901a\u8fc7\u521b\u529e\u5bb6\u5ead\u519c\u573a\uff0c\u53d1\u5c55\u517b\u9e21\u4ea7\u4e1a\uff0c\u6539\u53d8\u4e86\u7a98\u8feb\u7684\u751f\u6d3b\u72b6\u51b5\u3002","title":"\u3010\u8d70\u5411\u6211\u4eec\u7684\u5c0f\u5eb7\u751f\u6d3b\u3011\u9e21\u7a9d\u91cc\u5b75\u51fa\u201c\u91d1\u86cb\u86cb\u201d","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