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园里“画”丰收

2020-08-27 11:32   三峡广电  

一颗、两颗、三颗......凌晨1点的宜都松木坪,沐浴在柔和的星光里。

田野里的虫声此起彼伏,隐藏着一股独特的乡村气息。

农户姚主玉和同伴的一天是从凌晨2点开始的。伴着夜色出门,到了地里,带着探照灯采摘,一套“摘秋葵装箱”的发货流程,便也拉开了序幕。



一人多高的秋葵长势喜人,节点处一簇簇绿色的棱状物,远远望去,像极了平时食用的辣椒。



穿梭在秋葵基地中的农户,穿戴各色防晒衣,与秋葵基地辉映出一幅收获时节的彩色画卷。


说起秋葵,又名黄秋葵、羊角豆,那名气可不小,是蔬菜、药、花兼用型的植物,有着“植物黄金”、“蔬菜之王”的美誉。

唐代诗人崔涯,对秋葵有着生动描述:“野栏秋景晚,疏散两三枝;嫩碧浅轻态,幽香闲澹姿。露倾金盏小,风引道冠欹;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讵知。”


近些年,秋葵成为风靡餐桌的蔬菜,翠绿的颜色,切面呈星形,可以说是自带“网红”气质。

松木坪镇泉水垱村位于宜都市东南部,距宜都城区43公里,与松滋市王家桥镇、新江口镇接界。


2017年,泉水垱村首次种植秋葵,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共有26户村民,一起流转了约60亩农田种植秋葵,当年就获利12万元。


如今,村里秋葵种植面积已达到100亩,种植户也扩大到40多户。通过技术上的提升,产量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每亩提升了300-500元。


今年,秋葵的丰收期将从6月下旬,一直持续到10月下旬,预计平均每亩可达1300斤,农户亩产收益可达到4000元。



现下,正逢秋葵成熟的季节,翠绿的秋葵在阳光照耀下,若隐若现地闪耀着光泽。


秋葵浑身长满了细毛,这种细毛可以防虫,不用打农药,是地道的绿色食品。

上午9点,采摘的秋葵就送到合作社,再集中送往宜昌等地市场。




现在,秋葵产业成为松木坪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改善生态环境的健康时尚生态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走上了人们的舌尖。

草木渐深,秋意来袭,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捧起了今年的“收获”,也捧起了幸福的明天。

责编:刘娟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92/202008/c55b84967b70cb4abf4b157e228489cd.pn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qWYcoKV7uE8yL44I","timestamp":1745796757,"signature":"30238a2e0997b2f1d927dfefb546f9d63c92b70c","link":"http:\/\/m.hbyidu.com.cn\/p\/22991.html","desc":"\u6751\u6c11\u4eec\u5c0f\u5fc3\u7ffc\u7ffc\u5730\u6367\u8d77\u4e86\u4eca\u5e74\u7684\u201c\u6536\u83b7\u201d\uff0c\u4e5f\u6367\u8d77\u4e86\u5e78\u798f\u7684\u660e\u5929","title":"\u79cb\u8475\u56ed\u91cc\u201c\u753b\u201d\u4e30\u6536","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