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煤”经济 端上“绿”饭碗——松宜矿区向绿水青山要效益

2020-10-27 08:58   三峡日报  

10月23日,松宜矿区管委会陈家河煤矿矿区一片忙碌,昔日的生活区计划改造成采煤研学基地,20公顷的矿渣场、屯煤仓正在栽树种花,披上“绿衣”。

由红红火火到关闭下马,再到生态治理修复,陈家河煤矿是松宜矿区退“黑”转“绿”的一个缩影。松宜矿区的前身是省属国企松宜煤炭矿务局,地跨宜昌、松滋两地,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亦因煤而衰的工矿区,高峰时煤矿达数十座,年产原煤逾百万吨,职工上万人。2017年,松宜矿区将10多家煤矿、坑口关闭,正式告别煤经济。

没了“煤”饭碗,还吃生态饭。转型而生的松宜矿区不等不靠,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向绿水青山要效益。近五年,共争取国家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大力开展矿山复绿,裸露的山体、煤炭堆场种上鲜花、栽上树木,废弃的工业厂房、生活区吸引社会资本开发旅游、民宿等产业。抓住棚户区改造、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等机遇,筹资6亿元,新建、改扩建住房4121套,从2013年开始,把6000多名职工,整体搬迁到刘家场、枝城、陆城等集镇异地安置。

既实现“住有所居”,又铺起就业之路。坐落于宜都化工园的宜昌华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矿区招商引资的“飞地”企业。项目建成后,可安置上千名矿工就业。目前,华昊新材料、仝鑫锻造等一批“飞地”企业成为矿区工人的“新东家”。在陆城“双创园”规划的2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中,目前已有5万平方米完成主体建设,完全建成后,有望为2000名矿工提供创业就业平台。

对于陈家河煤矿这种规模大、设施好的矿区,则另辟蹊径开发工业旅游,让矿区职工吃上“旅游饭”。松宜矿区管委会还通过支持驾校、应急救援队、德全木业等民营经济发展,解决工人就业。

在积极为职工拓宽就业渠道、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矿区管委会不忘改善民生福祉。在枝城镇城坡垴社区,28幢新建的安置房投入使用,美观漂亮的6层建筑依水而建,可安置矿区家庭1198户。在解决工人“住有所居”的同时,管委会还在枝城镇高标准修建了职业病医疗康复中心,解决矿工“医”“养”问题。

责编:刘娟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92/202010/63659470bb0ea713f7e8da61f94939e1.jpe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59hE82Rmf3IiSxBZ","timestamp":1745694280,"signature":"2bcaa300e8cc7af2172a2514ef21845bd8c261f1","link":"http:\/\/m.hbyidu.com.cn\/p\/24440.html","desc":"\u6ca1\u4e86\u201c\u7164\u201d\u996d\u7897\uff0c\u8fd8\u5403\u751f\u6001\u996d","title":"\u544a\u522b\u201c\u7164\u201d\u7ecf\u6d4e \u7aef\u4e0a\u201c\u7eff\u201d\u996d\u7897\u2014\u2014\u677e\u5b9c\u77ff\u533a\u5411\u7eff\u6c34\u9752\u5c71\u8981\u6548\u76ca ","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