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吉:浩气长存天地间

2021-05-10 09:47   宜都融媒  

宜都融媒讯  探寻革命印记、追忆革命往事。今天,我们要前往潘家湾土家族乡,一起了解红军师长叶光吉,他曾是贺龙麾下的“三大猛将”之一。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这里群山绵延、树木茂密,一栋栋民房掩映在山林中,静谧而安详。红军师长叶光吉就出生于将军山村叶家湾。



叶光吉烈士画像。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提供)

1900年,叶光吉出生于叶家湾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叶传芳是个老实厚道的山区农民,饱受族长和豪绅的欺凌、盘剥。不甘心长子走自己的老路,在叶光吉7岁时,父亲就把他送进了私塾。父辈的辛酸和劳苦大众的苦难,深深印刻在叶光吉幼小的心灵上。

叶光吉后人叶定超:“叶光吉是我的叔伯大爹,当时我记得我们跟前有些老人说叶光吉很‘硬’,天不怕地不怕,敢打抱不平,敢替人说公道话,不怕得罪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个性。”

13岁时,叶光吉因贫辍学,当了三年兽医学徒,而后便离开家自谋生路,他赶骡马,搞运输,走南闯北,足迹遍及湘鄂川黔边界十几个县。在将军山村二组,至今还保留着一条长约1公里的古茶道。这条狭长的青石板上,曾留下叶光吉的足迹。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晓晓:“我们所看到这条路,是红军师长叶光吉走过的路,当时他的骡马大队就是通过这条路来往于鹤峰和宜都之间,把外面的物资带进来,本地的物资带出去。”

广泛的社会交往,充满艰辛却又无羁无束的骡客生涯,铸就了叶光吉豪爽、刚烈、不畏强暴的性格。1929年4月,叶光吉赶着24匹骡马前往恩施鹤峰,途中,他遇到贺龙率领的红四军。这次相遇,让叶光吉走上了革命道路。

叶光吉后人叶定超:“他自己十几条(二十四匹)骡子就参加红军了,他是连牲口带人一起去的。”

因为叶光吉是搞运输的老行家,贺龙便任命他为红四军运输大队队长。彼时,骡马是红军唯一的运输工具,骡马背上驮着金条、银元、枪支弹药和军需品,关乎部队补给。身为“骡马队长”,叶光吉处处身先士卒,带领全队圆满完成了各项运输任务,成为贺龙倚重的“红管家”。 1929年秋,叶光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在湘鄂西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叶光吉临危受命,历任红3军第8师政委、第7师师长等职,和政委盛联均一起率领第7师创建宣鹤苏区。首站韩家坪,叶光吉率4个连以少胜多,歼灭国民党军一个保安团;再战长谭河,歼敌300余人;三战栗谷湾,俘敌2个连。

1933年7月18日,正当叶光吉在宣恩县洗马坪指挥部队抗击敌军时,突然被党内“左”倾路线执行者以“改组派”的罪名逮捕。这个对革命忠心耿耿,一辈子都宁折不弯的刚烈汉子,无法忍受这飞来的不白之冤。在被押往鹤峰麻水军部的路上,叶光吉含愤于洗马坪一个叫白岩山的地方跳下悬崖,壮烈牺牲,用33岁的生命证明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

历史没有忘记这位革命先烈。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地清算了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为叶光吉等平反昭雪。同年4月2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延安编印的烈士名录上赫然写着叶光吉的英名。

一代骁将归九泉,浩气长存天地间。而今,烈士塑像高高矗立于宜都革命烈士陵园中,那坚毅如磐石的目光、刚烈英武的神态,永远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融媒记者  陈凡)

责编:李虹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92/202105/e77a0a04147335d0346641f7dafbff32.jpe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K5uL0B5PiEeAo9Jr","timestamp":1745645323,"signature":"d351f7a36565e5748332ba5bbba9e4259f1803da","link":"http:\/\/m.hbyidu.com.cn\/p\/30224.html","desc":"\u63a2\u5bfb\u9769\u547d\u5370\u8bb0\u3001\u8ffd\u5fc6\u9769\u547d\u5f80\u4e8b\u3002","title":"\u53f6\u5149\u5409\uff1a\u6d69\u6c14\u957f\u5b58\u5929\u5730\u95f4","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