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鲟鱼上岸翻新篇

2021-06-09 08:28   三峡日报  

——宜都文旅融合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三峡日报通讯员 宜轩

“清江清哟长江长,弯弯曲曲向远方,岸边木叶吹,江中渔歌长……”得益于优越的生态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等村的村民们率先在清江高坝洲库区尝试人工养殖鲟鱼,走上了致富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宜都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鲟鱼之都”。

2016年,为保护一江碧水,宜都全面拆除网箱,推行陆地鲟鱼养殖,建立现代渔业基地,规划现代渔业产业园,推动水产业转型升级和养旅融合。红花套镇大溪鲟谷产业园、高坝洲镇天平山鲟鱼谷等产业基地相继建成投产。渔民上岸转产安置,产业升级,蹚出康养、文化、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天平山鲟鱼谷是宜都现代鲟鱼产业的代表性企业,来到养殖车间,只见室内外近500个网格状的鱼池规则分布,一眼望不到头。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坚义介绍,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鲟鱼产业园,拥有世界最大室内生态养殖车间,项目一期面积超过47000平方米,养着40万条鲟鱼。

作为全省首个鲟鱼养殖渔光互补项目,鲟鱼谷另辟蹊径,采用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通过气泵和水循环、生物吸附降解等手段,变废为宝物尽其用,不仅养殖密度大,而且用水量节约了90%,饲料成本节省了30%,供养用电量减少了一半。

鲟鱼全身都是宝。在清江鲟鱼谷,基地除了进行传统的鲜鱼和鱼子酱销售外,还尝试开发鲟鱼酒、鲟鱼生物保健品、鲟鱼皮具等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季坚义介绍,公司所产鱼子酱畅销欧美、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每一条鲟鱼都是一本“游”在水中的“活存折”。

鲟鱼产业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近几年,村里围绕鲟鱼做文章,修建了鲟鱼观光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鲟鱼,品鲟鱼宴,打造独具特色的鲟鱼小镇,让村民都能吃上‘鲟鱼饭’。”天平山村党总支书记许长平说,一到周末,自驾来天平山的游客络绎不绝,参观鲟鱼是最受欢迎的项目,村里的农家乐、民宿生意也日渐红火。

近段时间,前来研学实践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养殖车间,观察鲟鱼,了解其生活习性,并用手中的画笔画出鲟鱼和它的家园。季坚义介绍说,这里经常开展长江大保护公益宣传、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培养“生态小公民”。

据了解,鲟鱼上岸后,宜都现有养殖总面积达300亩,年产值近5000万元,解决就业千余人,成为宜都农村主导产业的“四朵金花”之一。

宜都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人们的“健康”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趋势,宜都“鲟鱼之都”这张名片必将更加亮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92/202106/c2a48c9d6c0466f2c18d48cabb03440c.pn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vB3Hp5b737jDuzrp","timestamp":1745601246,"signature":"14f0c4b55c8d65a46578f3d3774024d76b186795","link":"http:\/\/m.hbyidu.com.cn\/p\/31198.html","desc":"\u5929\u5e73\u5c71\u9c9f\u9c7c\u8c37\u662f\u5b9c\u90fd\u73b0\u4ee3\u9c9f\u9c7c\u4ea7\u4e1a\u7684\u4ee3\u8868\u6027\u4f01\u4e1a\uff0c\u6765\u5230\u517b\u6b96\u8f66\u95f4\uff0c\u53ea\u89c1\u5ba4\u5185\u5916\u8fd1500\u4e2a\u7f51\u683c\u72b6\u7684\u9c7c\u6c60\u89c4\u5219\u5206\u5e03\uff0c\u4e00\u773c\u671b\u4e0d\u5230\u5934","title":"\u3010\u4e09\u5ce1\u65e5\u62a5\u3011\u9c9f\u9c7c\u4e0a\u5cb8\u7ffb\u65b0\u7bc7","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