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记者 陈凡 吴志强)仝鑫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是宜都的一家外贸出口龙头企业,主要为国内外汽车制造商生产汽车零配件,按道理订单源源不断企业的发展也应该是顺风顺水,可偏偏企业就遇到了贷款难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企业贷款又是要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两天,仝鑫精密锻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康威正忙着企业的技改设计方案,同时对接几家科技企业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他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从中挑出最优选,“技改需求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公司目前面临的一些困境,第一个是用工成本高,第二个是现在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改后,生产自动化程度会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仝鑫精密锻造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裴华锋说,这样的话产能在企业现有基础上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除了节省人工,机器人操作相对也要比人工稳定,我们的产品正品率也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百分之零点五。 ”
企业如此着急,是因为年初吃了“吃老本”的亏。由于主要生产车间条件简陋,工作环境艰苦,企业还停留在“抡锤”敲铁的时代。也正是如此,开年后纵然订单在手,却遇到了招不到工的窘境。
“我们出现招工难的状况,可能主要是因为车间的环境比较差、劳动强度也比较大,后来我们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待遇水平。”公司人力资源科科长黄明辉向记者介绍道。
要想解决根本性问题,技改是唯一出路。然而想到整体改造所需要的费用,企业变得忧心忡忡。“此次技改主要投入资金3000万元,前期因为抵押物的问题融资困难,但是不走技改这条发展之路的话,企业后期的发展就会遇到很大的瓶颈和障碍。”该公司财务副总经理张卫斌也深知技改迫在眉睫。
原来企业的厂房在建设初期就已经抵押给了银行,再没有合适的不动产了。然而技改又不得不进行,无奈之下,企业向上级部门提出诉求希望帮忙解决。市经济信息化和商务局派出了中小企业服务专员裴媛玲专门对接此事。
老路行不通,如何另辟蹊径呢?裴媛玲在翻阅了企业资质、获奖情况等多方面文件后找到了破局之法,“我们在梳理企业资料的时候发现,该企业去年八月份获得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这个国字招牌头衔,我们觉得企业应该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就这样,裴媛玲通过与一些政策性银行对接,最终在宜昌中信银行找到了适合企业的贷款产品,“我们发现中信银行有一款产品叫作‘科创E贷’,正好是可以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授信。另外,该企业是一家外贸型企业,我们通过用企业的外贸出口订单,又为企业贷款2500万元。”
就在本月的5日,一笔4500万元的信用贷款如约到账。
“仝鑫精锻的这笔资金主要是用于机器换人的技术改造,在公司的技改过程中,我们也将安排专人专班做好服务,配合企业一起积极争取省级高质量发展资金。”市经济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邓世春表示。
(责编:李忠益 李虹 审核:向姝 党艳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①凡本平台注明"宜都融媒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都融媒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②凡本平台来源注明"XXX(非宜都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若投稿,或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发送至邮箱:yidu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