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从“土味土货”变身“网上香饽饽” 农业信息化绘就宜都特产家珍“金名片”

2022-11-23 09:12   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吴瀚、朱敏、朱君)宜都有哪些家珍?多汁的柑橘、清香的茶叶、高端的鱼子酱……近几年,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家珍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锤炼出一张张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蓝白相间的厂房、波“光”粼粼的屋顶。这座名为清江鲟鱼谷的现代化鲟鱼养殖工厂显得科技感十足,大小不一的鲟鱼悠然畅游在养殖车间的鱼池里。在这里,每条鲟鱼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子身份证,记录着品种、喂养情况等成长信息。鲟鱼出厂时还会生成一个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其饲养、贮运等情况。

在鲟鱼谷,鲟鱼养殖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讲究。十余万平方米的养殖鱼池,全部采用正滤双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确保水质优良、温度适宜的同时,还能形成养殖体系内可自循环的生态营养链。屋顶架设的1.6万块光伏面板,则负责支撑厂区耗能。在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模式下,一个养殖场就可养出一万吨高品质鲟鱼,相当于过去整个清江库区的网箱养殖量。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还要促进产业升级。”公司总经理季坚义表示,“我们都做到了,去年鱼子酱年产量在60到80吨,今年要突破100吨,比当年拆除网箱时的产能翻了一倍。”

眼下,企业已构建起从养殖到鱼子酱及鱼肉加工、销售完善的产业链,养殖、生产、销售规模稳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锁定“世界级领跑”这一目标,企业正积极引入5G信息系统,建设大型数控中心,以国家渔业数字化创新应用基地的建设,力推生产质效再上新台阶。

信息化手段让更多“土味土货”变身“网上香饽饽”。在国家柑橘公园核心区大战坡村,爱媛果冻橙通过直播间行销全国,高峰期一小时就能销出二三千公斤,最高价格卖到了每公斤5元。近期,村里的快递服务站每天发送包括蜜桔、脐橙等在内的货物千余件,总量超过5000公斤。

“预计今年全市可销售柑橘近10万吨,销售额8亿多元,农民通过电商销售,收入比传统销售增加了三倍多。”宜都市经济信息化和商务局副局长周华表示。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92/202211/9388a8336494f3752feb1244cc77cb3d.pn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KIjgkvQXHgNFPykj","timestamp":1755537754,"signature":"04145d97f315dd65eddc98cc402d32ed52869384","link":"https:\/\/m.hbyidu.com.cn\/p\/47315.html","desc":"\u4ece\u201c\u571f\u5473\u571f\u8d27\u201d\u53d8\u8eab\u201c\u7f51\u4e0a\u9999\u997d\u997d\u201d","title":"\u3010\u4e09\u5ce1\u65e5\u62a5\u3011\u4ece\u201c\u571f\u5473\u571f\u8d27\u201d\u53d8\u8eab\u201c\u7f51\u4e0a\u9999\u997d\u997d\u201d \u519c\u4e1a\u4fe1\u606f\u5316\u7ed8\u5c31\u5b9c\u90fd\u7279\u4ea7\u5bb6\u73cd\u201c\u91d1\u540d\u7247\u201d","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