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聚焦先行先试 聚力改革创新

2022-12-16 14:39   三峡日报  

“以先行示范引领改革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举行

12月15日,“以先行示范引领改革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会上,市中级人民法院等6部门分别介绍了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工作情况。

深化数据共享对接

“在今年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中,全市5个基层法院4个单项改革事项获评先行区,在全省市州法院系统占五分之一。”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士勇介绍了将诉讼案件信息与社会治理网格化数据共享对接的相关措施。

搭建信息共享对接平台,将“宜昌市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嵌入法院审判管理信息系统,打通信息共享端口,实现诉讼案件信息数据与“人户分离”及流动的当事人信息、财产信息实时共享对接。

将基层网格化管理与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结合起来,将审判执行工作网格化,法院在线发布协查任务,网格员在线“接单”,并及时将线索反馈至案件承办人;网格员在线请求法院提供相关征信信息等,及时排查矛盾纠纷、预防违法犯罪。

多轮驱动倾力服务

在今年先行区创建工作中,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负责改革事项6项,共有7个创建地区成功获评,取得“三个全省第一”。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本槐分享了经验做法。

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的意见》《宜昌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提出69项具体措施,覆盖法治建设在营商环境中的各领域和各环节。开展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今年以来出具法制审核意见700余条,采纳率100%。

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行政执法监督局,12个县市区同步设立机构并挂牌。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于行政强制“四张清单”制度。

深入实施“筑堡工程”,全域打造“无证明城市”,巩固深化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明”升级。组建14个公益法律服务团,主动对接全市193家重点企业和25个重大项目,开展“六个一”加“企业订制”法律服务。

以“政采有为”促“市场有效”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宇红介绍,今年,宜昌财政系统对标国内一流,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开展先行先试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出台相关方案,建立“兵种主建、战区主战”综合服务营商环境的工作新机制,谋划出台34项改革行动,全部落实到位。

积极构建政府采购“采小二”服务体系。搭建有问必答“采小知”政府采购知识库平台,建立无微不至“采小助”政府采购助理体系、有令必行“采小策”政府采购制度体系、无所不及“采小宣”政府采购宣传体系、有偏必纠“采小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动态评价优化体系。

在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降低各方交易成本,建立智慧监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11项创新成果。争取到1项国家级试点,4项省级试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项目被列为国家级试点。

做好“四个坚持”破解“四个难题”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承勇介绍,今年以来,市金融部门深入推动金融服务模式、体系、产品创新,在全省营商环境测评中,宜昌金融指标排名全省第一。

依托“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打造“1300”全线上信用贷款模式,实体化运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大厅累计助力市场主体获得信贷366.7亿元。创新打造“村银共建”“整村授信10步工作法”等多元化整村授信模式,全市整村授信实现全覆盖。

推行审批改革,提高融资效率,全市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平均办理环节较去年同期初减少0.55个,平均申报材料较去年同期减少2.22个,贷款办理时间较去年同期减少1.23天。

不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截至10月末,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101.62亿元,居全省同等市州第一。

坚持纾困帮扶,搭建“企业金融服务方舱”,累计在舱帮扶企业3637家、信贷支持557亿元。

打造营商环境品牌降低成本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光介绍了该中心在深入实施“互联网+”营商环境品牌打造方面采取的举措。

全面构建“不见面”交易服务体系。全省率先实施“招标电子化、投标网络化、开标虚拟化、评标远程化、档案数字化”新模式,全程提供网上“不见面”交易服务。1-11月,我市共完成不见面开标3776场。

持续优化“零成本”投标服务供给。推广使用电子保函替代现金投标保证金,免收政府采购工程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今年1-11月,共为987个政府采购工程减免投标保证金27.63亿元,减免履约保证金12.43亿元。推广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实现了“零成本”参与投标。

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实践。推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助力“评定分离”改革顺利实施。创新推出宜昌特色的招标代理数字名片“招信码”,全市258家代理机构1188名从业人员均已“亮码上岗”。

聚焦“急难愁盼”推进改革创新

“今年全系统6个改革事项创建点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先行区,3个作为标杆地区,改革经验全省复制推广。”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尚春介绍了税务部门的相关做法。

围绕降本增效,宜都市税务局打造增值税留抵退税“精简达”项目先行区,截至11月底为453户办理留抵退税11.83亿元。伍家岗区税务局在税务监管领域建立“信用+风险”监管体系先行区,为全区828户企业获得“银税互动”授信金额5.29亿元。西陵区税务局打造说理式执法先行区,针对税务执法高频事项,开展说理2万余户次,让纳税人“看的清楚、听得明白、感到服气”。当阳市税务局打造税务行政执法“首违不罚”智能化办理先行区,有效降低了纳税人涉税违法行为发生率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聚焦群众关切,点军区税务局打造不动产登记“票税分离”先行区,确定“磨基山旅游综合体项目”为先行试点对象,解决房产办证难题。高新区税务局打造不动产登记“证缴分离”改革先行区,为近500户企业、2.5万户自然人办理了不动产权证。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冠英 实习生 陈晓涵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