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10日,宜都市联合当阳、枝江、松滋、东宝四地,举行2023年“当枝松东宜”研学旅行资源推介会,共同启动“当枝松东宜”区域发展联盟研学旅行。活动的启动标志着“当枝松东宜”县域发展联盟将进一步发挥合作、共享优势,互访互惠,共同打造符合区域特色的研学实践教育体系。
2023年“当枝松东宜”研学旅行资源推介会现场。
宜都研学资源丰特色足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宜都有如此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
宜都,一直以来以经济强县闻名,今年更是剑指“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挺进60强”。
或许是经济成绩单过于耀眼,宜都的旅游资源、人文历史、田园风貌或多或少被人“淡忘”了。
3月9日-10日,宜都市联合当阳、枝江、松滋、荆门市东宝区四地,举行2023年“当枝松东宜”研学旅行资源推介会。现场推介青林谜镇、三峡九凤谷、清江天龙湾、杨守敬书院等多个研学旅行基地。
令人惊讶的是,除了资源富集,宜都研学基地各具特色,研学课程无一重复,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
青林谜镇依托青林寺谜语底色,将国家级非遗青林寺谜语与民间传统娱乐相结合,打造《青林演义》《寻找八奇技》等多种课程;三峡九凤谷开设的“红色励志、绿色生态、古色追忆”三色课堂,将红色教育、农耕文化和生态环保相结合;清江天龙湾依托清江水域开设水利水电、环境科学课程;杨守敬书院让学子们走进国学;油榨坪生态农耕劳动教育基地以“且耕且读”课堂为特色;宜都茶马古道研学基地可观万亩茶园、赏传统茶艺;三峡国家柑橘公园可体验现代工农业科技;奥陶纪石林开设地质探秘、发掘古生物化石课程……
会后,荆门、松滋等多家中小学校长、教师感叹:宜都研学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令人向往。
青林谜镇。
市场呼唤精细化产品
自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的关键词,越来越多的研学产品应运而生。2022年6月,人社部公示18个新职业信息,研学旅行指导师位列其中。市场需求之大、竞争激烈可见一斑。
三峡九凤谷是宜昌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起步较早。在景区相关负责人周建军看来,研学市场已经从粗放发展走向精细融合,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景区拿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研学旅行产品和服务,需要有专业团队精心打磨,粗制滥造和千篇一律的研学产品只会被市场淘汰。”
青林迷镇研学旅行基地是宜都研学基地的“新秀”。“拥有国家级非遗是青林谜镇研学旅行基地最大的特色。”青林谜镇研学旅行基地相关负责人王桑妮介绍,2006年青林寺谜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林寺村也成为国家唯一的谜语村。
“我们围绕‘谜’字建课程,涵盖户外竞技、知识科普、手工制作等。比如我们‘青林演义’课程,就是结合青林地方历史,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青林人的生产生活,从中了解到谜语是如何在青林寺发展传承的;我们还可以教学生亲手制作字谜,以自己的姓名作为谜底,倒推谜面;还结合非遗手艺竹编,让学生化身古代文人墨客,创作诗谜、制作绢灯等。”
在王桑妮看来,作为研学基地的“新生代”,只有根据自身特色,打造独特性强、有竞争力的研学产品,才能经受亲子家庭和研学市场的“双重检验”,从众多研学基地中脱颖而出。“虽然我们是新基地,但是青林谜镇承载着千年文脉,有独特的文化优势,再加上我们的课程设计轻讲授重体验,能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悟,悟中成长。”
五地联手共耕研学旅行
“推广研学旅行旨在寓教于游,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宜都市教育局局长张祖华介绍,近年来,宜都着力打造高质量研学旅行的平台,目前共有研学旅行基地10家,研学营地3家,还推出了红色记忆之旅、军旅体验之旅、地质探谜之旅等十大精品研学旅行线路,深受学子喜爱。
但孤木难成林,研学市场的深耕细作同样需要与兄弟县市携手推进。在“当枝松东宜”区域发展联盟研学旅行启动仪式上,当阳、枝江、松滋、荆门东宝区教育系统、100多家中小学的代表齐聚宜都,共话协同发展。
去年3月,当阳、枝江、松滋、宜都四地携手成立全省首个“当枝松宜”百强县市聚集区发展联盟,随后荆门市东宝区加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此次五地联手共促研学旅行,将加速汇聚区域文旅、教育优质资源,提升五地研学教育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针对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大、需求旺盛,研学基地场地建设标准不一等现状,五地教育部门经过多次协商,决定整合各自优势,推动资源共享。”张祖华介绍,“义”城当阳、田园枝江、活力松滋、绿色东宝、大美宜都,地理相近,交通相连,人文相亲,融合发展既能化解目前资源不均等问题,更能激发更多更优质的研学产品。“接下来,五地教育部门将共同组建研学导师团队,结合各地特点,优化线路设计,加强课程开发,重点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体验性强的精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