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宜都“五比五争”激活干事创业新动能 16家单位同台比拼晒“业绩”

2023-03-22 08:57   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记者方勇华,通讯员都轩、刘传东)3月19日,宜都市隆重举行“五比五争”赛成绩夺红旗行动红旗项目集中路演,来自16个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登上舞台,“晾晒”比学赶超、大抓发展的骄人成绩。

为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凝聚“挺进千亿五十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的奋进力量,2022年,宜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五比五争”赛成绩夺红旗行动:比破冰能力,区域协作争做“头雁”;比招大育强,产业蝶变争位领跑;比服务升级,营商环境争当标杆;比对上争取,要素保障争先破题;比冲劲拼劲,改革创新争创一流。

“五比五争”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各责任单位围绕区域协作、产业蝶变、营商环境、要素保障、改革创新五大领域,112个单位申报立项328个“夺旗项目”,涵盖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经过层层审核、评选,101个项目被认定为“红旗项目”,并选择16个“红旗项目”进行集中路演。

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落户宜都的背后,是市委宣传部执着争取、精心策划的默默奉献;宜都化工园区惊艳蝶变的背后,是宜都高新区管委会30天完成园区“调规”的分秒必争;7000亩征地“零纠纷、零上访、零事故”的背后,是枝城镇“5+2”“白加黑”的攻坚状态;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宜都模式”的背后,是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服务先为,小事大为,难事敢为”的一流追求……路演现场,随着“红旗项目”负责人的精彩讲述,宜都过去一年“高光时刻”背后的故事,让观众体验了一场催人奋进的“竞进之旅”。

经评委现场打分,市委宣传部、市乡村振兴局、陆城街道荣获一等奖,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五眼泉镇等5个单位荣获二等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坝洲镇等8个单位荣获三等奖。

“比的是干部干事创业的顽强精神与冲天斗志,争的是推动发展、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和光辉业绩。”专家评委、宜昌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龙会忠说,“五比五争”是宜都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顶层设计,是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矛盾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宜都干部“干”的热情、“冲”的勇气、“闯”的力量,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3年“五比五争”活动方案。今年的“五比五争”活动将聚焦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深化改革、社会治理、实干担当五个方面,比位次、争前列,在经济发展上竞先;比服务、争效能,在项目建设上竞速;比创新、争突破,在深化改革上竞进;比成效、争示范,在社会治理上竞优;比作为、争表率,在实干担当上竞绩。

宜都市委宣传部:国字号论坛落户宜都

2022年8月23日,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在宜都举办。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时任副省长、宜昌市委书记王立等领导亲临会场并致辞,省发改委等15个省直部门,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等20多名专家学者,12个县市区主要负责人,20余家中省主流媒体等200余名各界人士参加活动,共商推进强县工程大计,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吸引2500万人在线观看,全网点击量突破2.1亿人次,成为城市品牌传播的现象级案例。活动创造了宜都多个首次:首次承办国字号论坛活动,首次与中央主流媒体开展战略合作,首次发布城市吸引力指数,首次全省融媒体平台同步直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22年,宜都跻身全国县级传播指数百强第60位,居全省首位。

宜都市陆城街道:“围楼夜话”架起连心桥

宜都市陆城街道创新性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邻里相识、干群相融;楼道走通、民心走顺;共话治理、共享成果”为主题,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内容,广泛开展“围楼夜话”活动1045场次,建立问题闭环处理机制,收集群众问题诉求5966条,征集意见建议4721条,解决问题450个,促进全市98家市直单位、4034名党员干部下沉到小区、楼栋。

活动开展情况被湖北日报等各级主流媒体报道,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干部工作水平,“围楼夜话”正在由简单的群众议事活动,向解决问题平台,再向基层治理模式创新蝶变。

宜都市乡村振兴局:“四色监测”筑牢防返贫堤坝

针对防返贫监测工作中存在的少数地方排查不全、研判不常、帮扶不准等问题,宜都市乡村振兴局探索出“四色监测”工作法,采用“一图四卡”呈现监测信息,“一图”即防返贫“四色监测”图,该图一村一张设置于村级公示栏,一月一更新;“四卡”即根据返贫致贫风险的高低为全体农户分别建立“红、橙、黄、绿”四种颜色卡片,一月一次动态调整。

“四色监测”工作法推出以来,2022年省后评估没有再指出宜都防返贫监测工作问题。《农民日报》以《风险一个不漏,对象应纳尽纳》为专题进行报道,“一图四卡”已成为基层干部动态监测工作的“口袋卡”“随身账”。

宜都高新区管委会:栽下梧桐树 引来凤凰栖

2022年,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聚焦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谋定快动“抢”,30天,化工园规划范围从33.98平方公里调整到49.68平方公里;知难负重“争”,2022年成功申报专项债项目5个,到位资金4.09亿元,占全市专项债资金的三分之一;脚踏实地“干”,区域协作当头雁,与松滋共同打造的1000亩“飞地试验区”取得阶段性成效。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投资186亿元的海格斯锂电新材料、投资60亿元的新宙邦电解液项目、投资55亿元的兴友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等一批“重量级”新能源新材料项目相继落户园区,为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宜都贡献园区力量。

宜都市发改局:勇当项目建设“排头兵”

2022年,宜都市发改部门全体干部扛责上肩、积极作为,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用实干实绩展现发改担当作为。投资和项目建设综合考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综合考评均位居宜昌一类县市第一名。

2022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3.5亿元,位居宜昌首位;全年组织开展4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次项目观摩活动,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59个,新竣工148个,项目数量同比均实现翻番。积极对上争取,成功将盛虹绿色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多联产项目纳入2022年省重点前期推进项目库。全年共争取省、宜昌市重点项目25个,项目个数位居宜昌市首位。

宜都市五眼泉镇:“红廉清风”砥砺初心

近年来,宜都市五眼泉镇党委在市纪委的指导下,围绕“一人”(胡敌烈士)、“一馆”(胡敌烈士纪念馆)、“一院”(杨守敬书院)、“一路”(双溪环线)、“一村”(清廉村居建设省级典型村弭水桥),深入挖掘胡敌烈士清廉故事,推广“刘大卫工作法”,建设清廉村居;建立宜都市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开设室内室外廉政教学专题路线,助推乡村振兴大跨越。

乡村振兴培训学校于2021年4月建成以来,累计接待840余批次,34500余人次,已建设成为省委党校教研基地、宜昌市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基地。五眼泉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乡镇”“湖北省旅游名镇”“湖北省森林城镇”等荣誉称号。

宜都市交运局:尽锐出战筑就富美坦途

2022年,宜都市交运局围绕项目建设,成立资金保障、征地拆迁等6个专班,对前期审批、征迁协调、资金保障等多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无缝衔接,歇人不歇机器,拼出加速度。创新项目建设“交示单”模式,对施工材料、施工工序、安全隐患、工程质量实行挂牌督办,实现进度、质量与安全三个高标准,匠心品质全面彰显。

江城大道比计划工期提前1年通车,刷新了宜都交通项目攻坚的历史记录,荣膺宜昌市优功能工作推进指挥部“优秀项目”“骏马奖”荣誉称号。

宜都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打造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宜都模式

宜都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节能工作中创新性引入合同能源管理,与国网湖北综合能源公司合作,以能源费用托管的方式将全市174家公共机构整体进行托管,由节能服务公司先行投资建设,用能方以节能改造后节约的部分来支付托管费用,实现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的目标。

国管局节能司、省机关事务局领导专题调研,经济日报专版推介,宜都经验上升为国家文件,年节电360万度,年节约财政支出300万元,为全省节能降碳工作提供宜都样本、贡献宜都力量。

(来源:三峡日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