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一般承诺高额保底收益、无风险,投资理财收益比银行利率高出许多同时还保证无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可能有陷阱,正规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均不承诺保本保收益。
“解债类”非法集资正是其形式之一。其包装外壳多为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从事所谓“债事服务”“债务化解”“解债咨询”等业务的企业。其典型集资手法为:不法分子以向“客户”提供债权债务抵消、托管、整合、化解、实物兑换等服务为名,承诺将“客户”手中的债权债务转化为持续现金流并定期返还收益,诱使“客户”缴纳咨询费、保证金,甚至“投资入股”。
◇保持一颗平常心,高利“诱饵”不动心
不法分子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套路,在投资理财中只要把握“四看三思等一夜”,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四看”一看合法性。对仅有营业执照,未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的绝不投资。二看利诱性。对宣传中含有“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的绝不投资。三看社会性。对面向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集资的绝不投资。四看规范性。对没有真实实体项目,采取POSS机、现金交易、第三方支付或向私人账户转账等形式的绝不投资(为逃避政府部门监管)。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项目及企业盈利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遇到投资理财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专业人士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在签订投资理财合同前,为避免上当受骗,可拨打12348司法服务热线进行免费咨询。
◇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活动风险自担
对已发现的非法集资,政府相关部门将严厉打击,积极追赃挽损。但从以往案件看,大部分非法集资活动案发时因资金已转移或挥霍,一般能追回的不到十分之一甚至完全没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参与非法集资,法律不保护、政府不买单、投资参与人自行承担后果。为此,请市民朋友在投资理财前,一定要认清误入非法集资陷阱的代价,避免危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