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红领巾”诵读红色珍档,看“读档人”传承宜都记忆~

2023-08-14 10:36   宜都档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档案育人作用和少先队实践育人优势,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团市委、市少工委、市教育局面向全市少先队员开展“红领巾读档人”活动,号召广大少先队员拍摄读档视频,诵读红色经典,一起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今天,为您带来活动征集的优秀作品第一期~

《马啬的人物传》

读档人:陆逊中小学208班 胡博涵

马啬,又名马大维,1914年11月出生。湖北省宜都陆城人,历任120师训育股长、延安卫生学校政治军事教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战术教员、太岳军区教导团大队长、华北军区解放军官教导第四团大队长、华北军区教导大队大队长等职。1952年7月,积劳成疾在北京病逝,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档案故事

马啬幼年家中贫寒如洗,他在学校发奋用功,小学毕业成绩名列前茅。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马啬的父亲马辅翼是宜都县农民协会会员,马啬也加入了儿童团,并担任儿童团大队长。这年5月,宜都土豪劣绅和反动当局要逮捕马啬和他的父亲,他和父亲开始四处躲藏,靠讨米安生度日,后在今姚家店镇长岭岗村二组落籍。

1928年9月,国民党当局又四处缉捕革命人士,悬赏捉拿马啬父子,当时由革命人士卢少山深夜用渔船把马氏父子偷偷运送去宜昌。马啬在大地主家当长工维持生活,受尽欺凌,后来从地主家逃跑,在逃跑路上被国民党抓去当兵,他在国民革命军中苦读兵法书籍,勤练武艺,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机械化系第一期学习,毕业后担任军官。由于他憎恶国民党当局置抗日于不顾、对共产党实行“围剿”的政策,毅然于1937年5月独自一人在陕西富平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三方面军,后历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训育股股长等职。

1949年,他任华北军区解放军军官教导大队大队长,1950年入朝参战。

1952年1月,他在单位会议上作完三个小时的工作总结报告,即昏迷不醒,被送进华北军区医院抢救,于当年7月在北京逝世,年仅38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迁葬于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红领巾读档视频

火热征集中

目前,微视频征集正在火热进行中,

欢迎广大少先队员参与,

期待您的优秀作品来稿!

来稿要求

01

内容要求

可选择档案馆、陈列馆、纪念馆等场馆保存红色档案中已公开的内容;优先选择体现地方特色的档案;其他与主题相关的档案。相关内容应符合保密和档案开放规定。

02

制作要求

画面音质清晰,分辨率不低于 1080P,格式为MP4,时长控制在 3 分钟以内。

视频结构(仅供参考):

开场语:大家好!我是红领巾读档人××,来自××学校。

今天我在湖北宜都××读档《××××》(标题,例如:贺炳炎将军家书)

……

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或分享读档的体会,或分析现实的意义

……

结束语:欢迎您和我一起来读档,分享档案故事,期待您的接力!

报名方式


通过电子邮箱发送至690432404@qq.com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报名参加,报送时备注“【红领巾读档人】作品名称(或读档内容)+集体或个人名称+联系方式”,如“【红领巾读档人】读档《贺炳炎家书》+XX 小学李某某+183XXXXXXXX”。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