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刘星宇)随着气温升高,蜱虫进入繁殖活跃期,由蜱虫叮咬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随之进入流行期。为全面掌握宜都市蜱虫密度、种群及分布情况,3月26日,宜昌、宜都市疾控中心在王家畈镇龙潭河村羊群养殖户开展了蜱虫生态学监测。
此次监测分为寄生蜱监测和游离蜱监测。在农户羊圈内,专业技术人员仔细检查了动物的耳、颈、乳房、股内侧等蜱虫易寄生部位,发现蜱虫后立即记录其附着位置和虫体状态,并采集样本用于后续鉴定分析。本次寄生蜱监测,对该养殖户的20余只羊全部进行检查,共捕获寄生蜱虫6只。游离蜱监测采用“布旗法”,根据蜱虫的生活习性,在牛羊经常通过的草地,均匀地拖行旗帜,每前行一段距离,便会停下认真检视,不放过任何一只可能附着的蜱虫。
在开展监测工作的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向当地村民普及蜱虫危害及防护知识,并特别提醒村民,人或动物被蜱虫叮咬后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千万不能“硬拔”,如果不及时正确处理,时甚至会致命,蜱虫也是多种病媒生物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切不可掉以轻心,做好科学防护才是关键。
此次监测工作,在宜昌市疾控病媒专家的现场指导下,宜都市疾控中心的蜱虫监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后续,宜都市将持续开展蜱虫监测,定期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有力依据,也将进一步加强与畜牧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做好蜱媒传染病的防控与宣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责编:刘娟 李华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