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张红豆)“嘭!”一声闷响从江面传来。6月30日下午3点10分,宜都满胜贵码头水域,一艘名为“江润浮19”的货轮在靠泊时不慎“触礁”,船尾“破损”,大量“油污”开始泄漏。
这不是真实事故,而是宜都市港航建设养护中心联合国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一场船舶防污染应急演练。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演练完全模拟真实场景,连参演人员事先都不知道具体“事故”会何时发生。
实战!从接到报警开始
“指挥中心,江润浮19呼叫!我船在靠泊时触礁,船尾破损,油污泄漏!”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呼救声。
接到报警后,宜都市港航建设养护中心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3点15分,第一艘海巡艇“海巡12291”抵达现场;3点20分,专业清污船“华洁一号”携带围油栏赶到;3点25分,第二艘清污船“华峰环保一号”加入救援。
现场,橙色的围油栏在江面快速展开,形成一道200米的隔离带。清污船上的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收油机,同时向水面抛洒吸油毡。岸上,应急人员正在架设临时储油罐,准备接收回收的油污。
细节!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
“报告指挥中心,围油栏布设完毕,开始收油作业!”
“收到,注意观察油污扩散情况。”
这样的对话在现场不断响起。
“这不是简单的流程复刻,而是对应急体系的全要素压力测试。我们不仅模拟了事故,还设置了突发状况,比如围油栏局部破损、收油机临时故障等,考验应急人员的临场处置能力。”演练总指挥、宜都市港航建设养护中心主任刘锦建介绍说。
在演练现场,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
海事管控组迅速划定警戒区域,3艘巡逻艇呈三角阵型布控,通过甚高频不间断发布航行警告,确保救援水域绝对安全;
环境监测组的操作员手持便携式水质检测仪,每5分钟采集一次水样。“pH值正常,未检出油类扩散。”监测数据实时回传指挥中心;
医疗救护组创新采用“双点位”布防模式,一组在码头前沿设立临时救护站,另一组随船机动,实现“水陆双线”医疗保障。
实效!从演练到实战的跨越
下午4点30分,随着最后一桶回收油污被运送上岸,演练总指挥宣布:“本次演练圆满结束!”
但工作远未结束。演练结束后,所有参演单位立即召开总结会。“我们发现三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围油栏布设速度还可以再快,二是夜间应急照明需要加强,三是各部门通讯频道需要进一步统一。”刘锦建手持记录本,条理清晰地说。
国通港口集团安全总监也补充道:“通过这次演练,我们不仅验证了新修订应急预案的可行性,还发现了设备维护方面存在的短板。接下来,我们会立刻针对这些问题着手改进。”
站在码头远眺,夕阳下的长江波光粼粼。这场没有彩排的演练,展现的不仅是应急能力,更是宜都守护母亲河的坚定决心。
据悉,宜都市港航建设养护中心今年还将针对化学品泄漏、船舶火灾等不同场景开展专项演练,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长江大保护贡献力量。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