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记者 杨玉玲 江传堃)聂家河镇在开展民生需求常态化走访工作中,以“联系服务群众百千万行动”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形成问题收集在一线、研判分类在基层、分级处置有保障、跟踪问效见真章的全链条体系,让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聂家河镇以“百名干部下沉到村、千场群众议事会、遍访万名群众和市场主体”为目标,通过屋场会、院坝会等形式,将走访触角延伸至每个自然湾落,面对面收集群众诉求,在田间地头织密民生服务网络,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问需”的服务升级。
聂家河镇党建办副主任刘晓婧介绍:“以镇党委主导、村(社区)为主体,镇、村两级全员参与,组织发动干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项目一线开展工作,打破镇村界限分明、干部各管一块的现状。现在,联村领导、联村干部、镇直单位工作人员分组、分户到人,每周到村走访1-2次,目前已累计走访5072户次。”
2024年12月,聂家河村党总支书记郑文健在走访时发现,淤泥堆积2米深的凉水井堰塘蓄水量大幅减少,周边400亩农田旱季灌溉难与垃圾漂浮的黑臭现象,成了村民心头的疙瘩。
聂家河镇聂家河村党总支书记郑文健说:“我们全村8个村民小组划成了15个片(区),湾组长、村组干部、党员在一起,对小片区进行走访,两个星期一汇总。当时老百姓提的问题非常多,我们把它分门别类地归纳,更集中的还是白田片区的堰塘。”
群众诉求就是工作方向。郑文健第一时间组织湾组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形成整治共识。村两委专题会细化清淤堆放、林田占用等6项任务清单,镇党委积极协调涉农资金。经过清淤整治,如今,堰塘蓄水量显著提升,周边道路硬化、绿化同步完成。
“堰塘没整之前,村里就来找我们商量,协调那些方面,我们都还是蛮满意的。之前那个堰塘里非常的脏,一个人都看不到,现在晚上散步,人也比较多,清洁各方面(都)很好,环境也美,连洗菜、洗衣服都可以。”聂家河镇聂家河村村民谢远清感慨道。
针对走访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聂家河镇建立起“收集——分流——会商”机制,通过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整合镇村资源力量、联动上级攻坚,推动民生难题高效解决。肖家隘村通过村民让地、乡贤捐物、集体帮资,合力打通200米便民路;聂家河村熊渡片区纳入电网改造项目,13户村民供电质量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镇累计解决群众诉求500余件,真正将“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实景”。
聂家河镇党委副书记田密表示:“聂家河镇将持续抓好三访工作,推动常态访+重点访+全面访,健全问题收集清单梳理,推动解决实效检验闭环机制,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来检验三访工作的成效。”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