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车轮与路标里,藏着怎样的“民生密码”?

2025-08-01 09:35   市交运局  

宜都融媒讯 近年来,宜都市交通运输局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和全域公交县建设,全力实施“枢纽赋能”战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了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党建引领:红色引擎驱动交通强市建设

“为了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我们依托‘司机之家’‘暖新驿站’等服务阵地组建了‘中共宜都市道路运输行业委员会’,将快递员、货运司机等零散党员有效纳入组织体系,这标志着宜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迈入新阶段。”宜都市交通运输局分管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正在开展快递员和社区网格员、暖新驿站等牵手活动,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为快递员在休息纳凉、喝水、充电等方面提供更方便、更暖心的服务,“同时,我们倡导快递员们积极参与小区治理等工作,为小区治理反映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宜都市交通运输局紧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线,依托宜都交通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专栏,结合“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学习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今年,该局创新开展“交通讲堂”之“交通π·知行无界”系列研学活动,抓牢抓实“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通过“学思想、学业务、学榜样”三大学习板块,引导干部树牢纪律意识和廉洁自律观念,赋能全系统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提升;着力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特别是为青年干部配备“双导师”(岗位导师、帮带导师),锻造一支会学习、能实干、懂专业的全能型交通铁军。

“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的交通密码

“这条路建设得非常好,边骑边看,处处都有美景,感觉十分惬意。”骑行爱好者郑先生说,他已经在青林谜镇环线上骑行5年,见证了这条农村公路从“白”到“黑”、由窄到宽的蜕变。

宜都市青林谜镇环线全长22.5公里,沿途配套建设了绿化节点、生态停车场、公路驿站、观景平台、特色标识标牌等附属设施。这条环线串联起沿线7个行政村,不仅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更成为带动地方发展的重要纽带:一方面推动村民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每年有15万吨柑橘经此运往全国各地,助力宜都柑橘产业实现腾飞;另一方面也带火了沿线“农家乐”,让腊肉、土特产等产品畅销各地。

交通兴,则百业旺。该环线还将三峡橘醋文化旅游区、国家柑橘公园、青林谜镇等特色景点串珠成链,有效推动生态资源和农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赋能农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实现“路景相融、产路共生”。

近年来,宜都市交通运输局聚焦国家“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建设标准,先行先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行“路长制”+信息化养护平台,打造农村公路“三轴十环”骨干网,“循环式、辐射状、网络化”的“四好农村路”路网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宜都农村公路总里程3456公里,农村路网密度达2.5公里/平方公里,乡镇通双通道率、建制村通双车道率100%,建设美丽农村路1100公里,创建“美丽宜道”品牌200公里。青林谜镇环线分别荣获省级和国家级“十大最美农村路”美誉。全市4个乡镇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被确定为湖北省农村公路灾毁保险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县市,高质量完成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此外,宜都市交通运输局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针对农村公路“拦路”杆线,开展拉网式排查,并与电力、通信等部门进行核实分类,制定“一杆一策”。截至目前,共移除侵占农村公路有效路面的杆线13根,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通行。

公交惠民:城乡一体化的民生答卷

“现在出门抬脚就能上车,卖腊肉这些土特产也方便多了。以前坐车去宜都,车费要20元,现在只要14元,实惠不少。”宜都市王家畈镇全福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军辉介绍,过去村民取寄快递得去相邻的五峰渔洋关镇,即便开车也要约1小时,如今村里设了邮快驿站,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理,省心又省力。

今年,宜都市成为湖北省全域公交县之一。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宜都迈入“全域覆盖、智慧高效、惠民便民”的全域公交新时代。

目前,宜都市建有乡镇综合服务站8处、农村候车亭170个、新型公交招呼站290个、临时停靠点579个,全市行政村站亭设置率达100%。购置新能源公交车73辆,开通全域公交线路45条,实现全域公交运营全域覆盖,票价较原农村客运票价下降40%。

全域公交的开通,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出行贵”的问题。依托全域公交,宜都市还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便民的新举措。依托公交线路代运邮件快件,构建“半小时物流服务圈”,快递进村成本下降35%,100%行政村快递实现当日达;购置双层巴士,串联起万达广场、三峡千古情、长颈鹿乐园等旅游项目,“一站式”服务激发了城市乡村“一日游”旅游潮;打造“政务巴士”“劳模公交”等主题公交10辆,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同时,宜都市还率先在全国县级市推行65岁以上城乡居民、残疾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交车,累计惠及超105万人次。

枢纽赋能:打造区域发展“黄金支点”

7月28日,S254宜都市红花套镇绕镇公路项目施工现场已显雏形:双向四车道的沥青砼路面已全线铺筑完毕,交安设施施工及沿线路边绿化带均已完成,仅有少量工人正在进行路边边坡防护局部绿化等收尾作业。

S254宜都市红花套镇绕镇公路起于江城大道,止于宋高路,路线全长15.6公里,路基宽24.5米,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通车后将突破宜昌—宜都—松滋地区交通瓶颈,助力宜都更好地融入宜昌市“半小时经济圈”,赋能宜昌江南区域构建快速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促进全域协同发展。

“目前,在S254宜都市枝城镇绕镇公路工程、224县道王家畈至渔洋关段改扩建工程、S424高坝洲大桥危桥改造工程等在建工程施工工地,都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各项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宜都市交通运输局项目办负责人说。

近年来,宜都交通建设成绩斐然。宜都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江城大道全线贯通、宜都港正从“交通节点”打造成水陆联运的“黄金支点”、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79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456公里……宜都正以“六纵七横八环九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三轴十环”农村公路路网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区域发展“黄金支点”。

党旗飘扬处,大道通民心。宜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江雪峰表示:“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宜昌‘三个重要’定位和‘六个奋勇争先’要求,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以项目之‘进’汇聚发展强动能。一方面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依托‘公交+’模式推动物流、文旅等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另一方面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输结构优化中,积极践行低耗高效、节能环保理念,持续推动铁路货运、港口作业、船舶制造及应用等领域绿色发展,为宜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92/202508/7aa31f4f2b05c2b2d52614b566d3bac1.jpe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IAo6JHvYP2IA7LMe","timestamp":1756087025,"signature":"7904406839d2e78ebc552ce5fd04619cac115bd9","link":"https:\/\/m.hbyidu.com.cn\/p\/78599.html","desc":"\u515a\u5efa\u9886\u822a\u94fa\u5c31\u201c\u5e78\u798f\u8def\u201d\uff0c\u67a2\u7ebd\u8d4b\u80fd\u67b6\u8d77\u201c\u53d1\u5c55\u6865\u201d","title":"\u5b9c\u90fd\uff1a\u8f66\u8f6e\u4e0e\u8def\u6807\u91cc\uff0c\u85cf\u7740\u600e\u6837\u7684\u201c\u6c11\u751f\u5bc6\u7801\u201d\uff1f","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