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杨大圣)金秋时节,硕果累累,今年是全国粮油单产提升年度。近日,松木坪镇传来喜讯:种植大户袁邦喜通过科学种植与精细管理,经市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中心测产,将玉米单产提升至亩产1480斤(理论测产数据),创下当地玉米种植产量的新纪录,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丰收标兵”。
科技赋能,单产突破创新高
走进袁邦喜的玉米种植基地,连片的玉米秆挺拔整齐,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在阳光下泛着金黄。
据市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中心主任高波介绍,今年袁邦喜通过市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中心选用(康农玉8009)优质高产抗病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严格按照农技专家指导进行田间管理,有效克服了天气干旱和病虫害影响。
“以前亩产980斤就算不错了,今年在市、镇农业农村部门帮扶下,新技术、新方法让产量提高了三成!”捧着沉甸甸的玉米,袁邦喜满脸喜悦。
示范引领,带动村民共致富
作为镇里首批规模种植户,袁邦喜不仅自己钻研技术,还主动分享经验。
他牵头成立农业合作社,购买宜都市首台履带式拖拉机以及割台等农业机械,定期参加培训,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他还响应乡村振兴号召联农带农,周边10余户农户在他的合作社里务工。
“老袁的田就是‘活教材’,跟着他干,咱们的收入也翻了一番!”村民王大姐竖起大拇指。
政策护航,乡村振兴添动力
在松木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彭爱民看来,袁邦喜玉米种植丰收是“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镇村两级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邀请农科院专家驻村指导,为农户增产保驾护航。下一步,镇里将扩大高产技术覆盖面,打造特色粮食品牌,让更多农户端稳‘金饭碗’。”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袁邦喜的玉米地映照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这片土地上的丰收故事,正是新时代农民以智慧和汗水书写乡村振兴答卷的缩影。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