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李婷婷)早秋的傍晚,微风轻拂,近期,在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村的非遗广场上,总能看到十几名妇女头戴缀满桃红花朵的草帽,踏着欢快的节奏热情舞蹈。她们手中的草帽随身形翻飞,帽檐上的花朵随风摆动,形成一幅动人的乡村画卷。
这支队员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广场舞队,全是吕家坳村村民组成的。她们是妻子,是母亲,更是村里不可或缺的劳动力。白昼时分,她们的身影在田垄间穿梭,掰苞谷、打猪草,汗水沁透了衣衫,粗粝的草帽遮住了她们的脸庞。夕阳西下,她们走向非遗广场悄然变换姿态,褪下汗渍斑斑的劳动服,换上轻盈的舞鞋,那顶曾经遮阳挡尘的旧草帽,也被巧手缀上了大朵大朵绚烂的布艺花朵。
“掰苞谷的手也能跳好舞!”63岁的队长李祖兰笑道,“以前总觉得跳舞是城里人的事,现在咱们自己编舞,连干活用的草帽都成了舞台上的宝贝。”
这支队伍如今已有40多人。每晚六点,熟悉的身影汇集在广场,随音乐节奏尽情舞动。“早先只是图个热闹。”最年长的成员叶定香表示,“跟着姐妹们跳跳就忘了累,谁晓得后来,腰不疼了,心情敞亮了,夜里睡得也踏实了。”广场上的欢乐不仅温暖了舞者,也成为邻里情感联络的纽带。
乡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谭琳莉见证了这支队伍带来的改变,“这些大姐们,把劳动中的劲头搬上了广场。她们的舞步里自带泥土的纯朴气息,在夕阳下舞动缀花的草帽,那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乡土艺术,她们就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最扎实的实践者。”如今,文化站已着手为她们争取展示机会,将这份源自田野的坚韧与美丽传递到市里或者更远。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