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刘启梅)眼下正值水稻生长黄金期,也是农业试验的关键阶段。8月27日,宜都市农业生态环保中心技术团队走进松木坪镇茶元寺村,在水稻“3414”试验田开展专项测产工作,为后续优化本地水稻种植方案、确定科学施肥配方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本次田间试验测产技术团队由宜都市农业生态环保中心的4名年轻干部组成。现场,他们以两人为一组分工协作,在14个不同的水稻试验田小区内有序开展作业:躬身田间测量株高、仔细清点稻穗数量,每一项数据都实时记录在册。
“所有数据必须源于最真实的田间环境,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团队成员陈磊介绍,完成测产后,他们将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敲定最适配宜都的水稻种植施肥配方。
据悉,为保障试验数据完整,这支年轻团队每月需多次往返试验田,跟踪记录水稻各生育期生长状况及农事活动,为此次测产积累了扎实的基础数据。
宜都市农业生态环保中心主任周帮国介绍,近五年来,该中心耕肥团队严格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累计开展水稻、玉米等作物化肥减量增效试验近40次,推广相关技术面积超7万亩。2024年数据显示,宜都市化肥使用折纯总量较2020年减少5.7%,实现持续下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3%以上,同时高质量完成2700个点位取土化验整改任务。
如今,宜都市已顺利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县级自验及宜昌市级验收。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该市在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等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更为后续推进农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筑牢了根基。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