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刘启梅)9月1日,宜都市农业生态环保中心技术人员在清江附近的鸡头山村地表径流国控监测点,有序开展水样采集工作。技术人员现场采集9个集流池的径流水样及雨量收集器的降水量样品,并详细记录监测地块近期农事操作信息。
该监测点于2015年经反复选址后建成,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的技术支撑。监测点位于一村民的柑橘园内,主要聚焦山地丘陵区15°缓坡非梯田柑橘园的氮磷流失问题。为探索减少因降雨引发地表径流导致的土壤氮磷流失有效路径,监测点设置了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生草覆盖、优化施肥+生草覆盖3种种植模式,通过适时监测与科学研究,为相关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据统计,2025年该监测点已采集地表径流水样5次共45个、降雨量水样22次共22个。样品采回后均即时进行冷冻保存,计划于全年分上下半年两批次送往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进行氮磷流失量化分析。
近期,宜都市农业生态环保中心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攻坚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目前,已集成推广种肥同播技术0.6万亩,普及配方肥、缓释肥等新型高效肥料38万多亩,种植绿肥2万多亩,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5万多亩,带动肥料利用率提升近1个百分点。如今,洁净的小流域正持续为当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