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黄振亚:枪林弹雨中的琼崖抗日脊梁

2025-07-08 09:54   新华网  

这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的黄振亚烈士纪念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海口7月7日电 题:黄振亚:枪林弹雨中的琼崖抗日脊梁

新华社记者陈凯姿

海南岛西北,一方灰黑的火山岩砖静静躺在一个离海不远的村庄空地上。这是被熊熊战火吞噬后,抗日英烈黄振亚曾经住所遗留下的唯一印迹。85年前,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大队队长黄振亚,在一场与日寇的遭遇战中,血洒乡土,结束了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黄振亚,1905年出生于今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新坊井村,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爆发后,儋州地区(时称儋县)兴起抗日救亡运动。时任中共儋县县委委员的黄振亚深入渔港和乡村组织宣传抗日救亡,并发动组建抗日武装队伍。该武装力量后并入琼崖抗日独立总队。

1939年4月,日军在汉奸引导下入侵儋县,烧杀掳掠,无恶不作。5月11日,国共联合武装力量计划在儋县黑岭伏击日军,不料日军突然增援,对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和游击队实施反包围。枪炮声越来越近,黄振亚得知战况后,带领指战员迂回疾行到敌人背后奇袭,不但冲垮了日军阵地,还将其切割成数段致使首尾不能相顾。天黑后,日军残部狼狈逃窜。黄振亚之名从此威震周边日军。

约一个月后,日伪军大举进攻儋县抗日村庄。时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大队队长的黄振亚率大队驰援,猛烈攻击日敌后背,再次将其打得溃不成军。撤退之前,日军向黄振亚所部施放毒气。在部分人中毒后,他仍率其余战士英勇向前,最终日军仓皇撤离。

1940年4月初,35岁的黄振亚协助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工作,赴儋县组建第六大队。他率领20多名干部、战士和军械工人途经儋县东成抱舍墟时,与日军相遇,在枪林弹雨中壮烈牺牲。

尽管烽火连天的岁月已经远去,黄振亚的抗日救亡事迹一直为后世铭记和传颂。2014年9月,黄振亚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如今,英烈精神早已融入村民的血脉。在琼崖抗日脊梁黄振亚的影响下,村民积极参与家乡建设,让这座曾经历尽苦难的村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简陋的砖瓦房换成了一栋栋小洋楼;坑洼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整洁顺畅的街道,不断焕发着新气象。

当地还先后为黄振亚烈士建立了纪念碑及配套工程,描着黑底金字的石碑在树林掩映下显得格外庄严。

在黄振亚烈士纪念碑前,前来祭拜的人群向纪念碑鞠躬并敬献花束。“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不畏艰难,勇当先锋!”一名年轻党员说。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092/202509/a3ce264e4ecad13678638ede5c1351df.pn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DcC8bG2Cb6prh1yY","timestamp":1758161822,"signature":"cc748f8279fc6bb8564d708fe4594cdb9c596134","link":"https:\/\/m.hbyidu.com.cn\/p\/79727.html","desc":"\u8fd9\u662f\u4f4d\u4e8e\u6d77\u5357\u7701\u510b\u5dde\u5e02\u6d77\u5934\u9547\u7684\u9ec4\u632f\u4e9a\u70c8\u58eb\u7eaa\u5ff5\u7891\uff08\u8d44\u6599\u7167\u7247\uff09\u3002","title":"\u94ed\u8bb0\u5386\u53f2 \u7f05\u6000\u5148\u70c8\u4e28\u9ec4\u632f\u4e9a\uff1a\u67aa\u6797\u5f39\u96e8\u4e2d\u7684\u743c\u5d16\u6297\u65e5\u810a\u6881","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