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成功吸引容汇锂电、磷氟锂业、兴友新能源等企业落户
三峡日报讯(记者方勇华、通讯员融轩)9月1日,宜都市嘉鹏新材料公司厂区内,一块块灰白色板材正在喷刷,这种由磷石膏“点化”而来的新材料各项指标远超国标,产品一经推出,就迎来了大量订单。
磷石膏包装箱的研发和应用能大量消纳磷石膏。“包装箱不仅具有价格优势,通过填充无水石膏,产品防水防潮,在抗压、耐磨上也有更好的表现,还可以回收利用,可降解。”公司负责人王长宏颇有底气。
绿色转型不仅仅在化工行业。5月16日,总投资2.25亿元的10艘110米型LNG动力集散两用船舶正式开建;天宜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省级绿色工厂,生产用电一半为光伏发电,其研发的永磁驱动输送设备比传统机型节能30%。
宜都制定了打好产业倍增攻坚战行动方案,围绕新材料、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积极推动产业规模、核心竞争力提升,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拳头产品。
华阳化工是紫外线吸收剂生产企业,与比利时索尔维集团联合攻关,成功突破高纯电子级磷酸和磷酸铁锂前驱体核心技术,使产品充电时间更短,储能量和安全性更为突出。
“紫外线吸收剂是企业长期以来的拳头产品,拓展锂电池领域是多元化发展的一环。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个产业。”华阳化工总经理徐波表示。
近年来,宜都化工企业在锂电池技术上捷报频传。兴发化工将磷化工废渣通过有机反应、蒸发结晶和煅烧工艺,转化为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硅系负极材料,这种材料被视为具有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材料。东阳光公司投资105亿元进军高端铝箔市场,建设年产20万吨低碳高端电池铝箔及相关材料项目,攻克高档位腐蚀箔化成的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的工艺,进一步提高静电容量和化成箔性能的稳定性,为产业链补上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关键一环。
宜都瞄准新兴赛道,成功吸引容汇锂电、磷氟锂业、兴友新能源等企业落户,一条“磷矿——高纯磷酸/磷酸盐——新能源材料/电子化学品”的高附加值产业链逐步成型,既解决了固废堆存问题,又延伸了价值链,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筑巢引凤,打造“雨林式”生态,宜都按照“基础研究——中试放大——成果应用”的创新链条,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建宜都湖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围绕特色产业打造成果转化孵化阵地。今年,宜都正在推进宜都——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建设,积极链接武汉科创资源,塑造“武汉研发——宜都转化”“武汉人才—宜都使用”的协同发展模式。
2024年,宜都出台《加快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支持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若干措施》等政策,大力支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首轮次的“四首”产品研发,对创新研制单位和示范应用单位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高层次人才主导落地的产业化项目,配套资助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政策“组合拳”的打出,让企业敢于创新、主动创新。2024年,宜都高新企业数量达到266家,高新产业增加值达2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