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记者 王文强 何明君)畜禽养殖带来的粪污污染,一直是农村环境治理的“老大难”。如何在保障养殖户利益的同时守护绿水青山?松木坪镇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构建起一套全覆盖、可持续的粪污清运体系,让养殖粪污变身为安全还田的肥料,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9月11日,松木坪镇江家湾村丰达牧业养殖场内,一辆专用吸粪车正停靠在储粪池边。工作人员熟练连接好软管,启动设备后,粪污通过管道被快速抽送至罐体内。这些集中收运的粪污,在农业需求旺季将成为周边农田的“营养餐”,完成从污染物到有机肥的绿色循环。
“以前自己处理粪污,又麻烦又弄不干净,总担心影响周边环境,心里不踏实。现在好了,一个电话,镇上指定的清运车就上门了。”丰达牧业养殖户刘洋坦言,这种上门服务解决了他的大难题。
松木坪镇推行的“订单式”粪污清运模式,以宜都市宝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运营平台,实行统一收费、统一调度,并组建了专业清运车队。养殖户通过电话或微信“点单”,平台即时“派单”,司机快速“接单”,目前已实现全镇21家规模化养殖场社会化服务全覆盖,日均清运粪污达200吨。
“我们就像一个中转站,一头连着养殖户的需求,一头连着清运队伍。”宜都市宝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必全介绍,合作社通过规范合同、统一收费标准,再借助台账记录和车辆北斗定位系统,全程监管清运过程,“确保粪污最终安全还田,杜绝二次污染。目前大部分养殖户对我们的监管和运行体系都很支持。”
为保障模式长效运转,松木坪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工作专班,不仅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还推出“黑白名单”制度、财政补贴等政策,有效引导和激励各方积极参与。
“核心是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建立完善的粪污收储运体系,探索一条经济可行、长期有效的治理新路。” 松木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王武解释,“政府引导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搭建好平台、制定好规则、监管好过程,市场运作则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升效率,确保可持续。”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