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讯(记者 关春玉)近日,宜昌达门船舶电焊工、管工项目化培训班在宜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开班,首批19名学员参训。
本次培训由市人社局和达门船舶共同举办,为期13天,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船舶制造实际,采用“理论教学+岗位实操”一体化模式,旨在让学员快速掌握技能、融入企业环境。

“今天,首先(强调的)是安全,然后就是设备的实操(训练),加上一些基础理论的学习。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我今后入职达门船厂有了更强大的信心。”学员马俊杰谈及首日培训收获时说道。
在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舾装车间,入职四个多月的电焊工罗双艳正熟练地进行大直径管道焊接作业,她是此前市就业训练中心与达门船舶联合举办的定向焊接培训班的学员,凭借培训期间的优异表现,她于今年6月顺利入职,实现了从培训到就业的“无缝衔接”。

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舾装车间焊工组电焊工罗双艳对该培训模式赞不绝口:“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培训方式,特别方便,省去了投简历(的时间),没有空窗期,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据了解,达门船舶主要建造出口型钢质海船,产品工艺标准高,对技能工人的专业素养要求尤为严格。企业反映,通过常规社会招聘往往难以匹配到合适人选。今年,通过与市人社局合作开展“订单式”项目化培训,培训内容更贴合船舶建造的实际需求与环境,使学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提前熟悉企业标准。经双向选择,实现了企业与学员的“双向奔赴”。

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培训师李晶介绍:“(学员)在经过13天的培训之后,要参加我们的一个培训考核,在考核合格之后,我们就会择优录取,加入我们达门船舶(的)大家庭。目前,有大概37个人加入了我们达门船舶的大家庭,他们对企业的就业环境还(是)比较满意。”
市人社局始终秉持“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谋发展”的工作理念,创新构建了“企业下单、政府接单、学员选单”的“三单制”培训模式。今年以来,已开展焊工、电工、养老护理员等“订单式”“项目化”培训11期,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382人,助力人才就业与企业用工“无缝衔接”。
市人社局考试培训中心主任魏宇表示:“接下来,市人社局将聚焦重点领域用工需求,持续开展‘订单式’项目化培训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实现技能就业,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