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套气盾坝
狮子山气盾坝
红岩河气盾坝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李阁儿、尤田)面对6月以来两轮大范围短时强降水,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迅速响应、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其中,狮子山、朱家套、红岩河三座新型气盾坝作为核心设施,在防洪保安与蓄水保灌的关键战役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守护城市运行与农业生产的重要屏障。
据市气象部门统计,6月18日19时左右,宜都市中北部乡镇累计降水量突破150毫米,且伴有雷电,山区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及城市积涝风险陡增。面对严峻防汛形势,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提前研判水情,对水利工程实施动态精准调控。
此次防汛过程中,三座气盾坝首次承担“满负荷调度”重任。通过精细化启闭调节与蓄洪压峰操作,有效实现削峰错峰,显著降低洪水高峰对下游的威胁,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值得关注的是,气盾坝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防汛抢险。强降雨结束后,其蓄水功能迅速“转场”,无缝衔接服务农业生产。坝体关闭后形成的“坝后蓄水区”被合理调度,用于周边农田灌溉补水,有效缓解旱涝急转带来的区域供水不均问题。
“过去更多依赖传统拦河坝,今年气盾坝的投用,实现了洪水调蓄与农业灌溉的高效转换。”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总工程师李小辉介绍,与传统固定坝不同,气盾坝具备“可升可降、智能启闭”的显著特点,能根据实时水情变化精准调控,“这不仅大幅提升防洪能力,也更适应气候极端化趋势下对水资源灵活调度的新要求。”
随着本轮降雨结束,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已组织青年干部学习气盾坝的自动和手动控制操作,强化日常运维与远程监测能力,为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主汛期关键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科学调度与技术支撑双轮驱动,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正积极探索“智慧水利”与“防灾减灾”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科技创新赋能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为城市安全运行和农业稳产增收提供坚实的“水支撑”。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