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宜都市枝城镇回龙垱村近300亩稻田上空,两架无人机穿梭作业,为正值拔节孕穗期的水稻实施精准“飞防”,科技迎战病虫害高发期。
眼下,水稻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高发。本次“飞防”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利用无人机气流优势,确保药剂均匀附着叶片。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方式大幅提升,并有效规避了高温作业风险。
无人机操作手郑飞介绍:“传统人工背壶打药每天最多(作业)10亩,我们无人机每小时就能作业150亩。通过高压雾化技术将(药液)颗粒细化至50微米以下,确保叶面正反面均匀附着,用药量较传统方式减少30%。”
“过去请人打药一亩田大概要60块钱,现在无人机作业每亩成本才15块,也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宜都市枝城镇回龙垱村党总支书记周呈东表示,后续还会继续推进智慧农业的建设,用好科技力量。
此次飞防是回龙垱村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缩影。该村构建覆盖“耕、种、防、收”全链条的服务模式,针对今年抗旱抢种的2000多亩水稻,提早部署,借力社会化服务精准施策,确保病虫害防治及时到位,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科技力量的注入,正让“智慧”种田加速成为现实。(云上宜都记者 廖贤丹 王文强)
一审:李虹
二审:刘娟
三审:陈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