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张煐)松木坪镇陈家河流域因长期煤炭开采遗留的酸性废水问题,严重威胁着流域生态环境及沿岸居民饮水安全。为根治这一顽疾,2023年,松木坪镇人民政府启动《陈家河流域废弃煤矿地下水治理与修复试点工程》,获中央和地方4776万元资金支持,全力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陈家河流域矿界分布
松宜矿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随着资源枯竭和矿井被淹,各矿山陆续停产。陈家河作为洛溪河重要支流,在两河口(尖岩河、陈家河交汇点)处汇入洛溪河,流域涉及松宜矿区3个煤矿区(陈家河煤矿区、坛子口煤矿区及其他煤矿区)的10家煤矿,目前均因政策原因废弃关闭。流域两岸2个废弃矿井口(KD01、KD02)及3个酸性泉点(Swr01、Swr02、Swr03)排放的酸性废水汇入陈家河,导致水体pH值、色度、浊度及铁离子、锰离子含量均超标,在陈家河下游及洛溪河河床形成5~30毫米的黄~赤红色沉淀物,对沿岸群众生活饮水构成威胁。
▲旧站点改造项目现场
▲酸性废水应急处理池
▲酸性废水处理工程
▲矿渣处理工程
该项目精准实施四大核心工程:全面封堵69个岩溶塌陷区,系统治理5处矿渣堆,新建超万米截洪沟网,并配套新建日处理能力达2.6万吨的废水处理设施。工程创新采用“末端治理+风险管控”双轨模式,在改造现有应急处理站的基础上,增设碱性基质被动处理池,有效保障出水pH值稳定达标、总铁浓度≤6mg/L,流域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工程实施后,陈家河下游水质将显著提升,两岸土壤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流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良性循环。”项目现场负责人龚南军介绍,该项目直接惠及下游5个行政村2.3万居民,切实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助力重现“水清岸绿”的自然生态景观。
未来,松木坪镇将持续加强水质监测,巩固治理成果,着力绘就“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美丽新画卷,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