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张红豆)8月18日,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枝城港首批自备集装箱货轮平稳驶离码头。
以往受箱源不足制约,内河港口常常“有货无箱”,运输效率和稳定性难以提升。此次枝城港通过自主购箱、主动调箱,首次实现从“等箱来”到“调箱去”的重大转变。
突破箱源瓶颈,增强港口自主调控能力。枝城港首批自主采购集装箱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该港成功突破长期依赖外部箱源的发展瓶颈,实现从“被动等待”到“主动配置”资源的重要转变。此举大幅提升了对煤炭、磷矿等大宗货类的集约化处理水平,为全面推进“散改集”运输模式奠定坚实基础,也推动港口功能由传统装卸节点向现代供应链控制枢纽加速转型。
“散改集+铁转水”模式,推动绿色高效运输。在交通运输部门的政策引导下,枝城港全面推行“散改集”运输模式,将传统散装货物改为集装箱封闭运输。该模式不仅实现了煤炭、磷矿等大宗物资“零损耗、零扬尘”的绿色运输目标,还依托集装箱船舶优先过闸政策,将运输时间缩短近3天,有效提升了物流效率。通过整合铁路骨干运输与水路低成本优势,枝城港构建起“铁路集货、港口中转、水路分拨”的高效链路,为川渝地区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提供了稳定新通道,有效缓解区域性运输瓶颈。
打造枢纽经济,促进港产城协同发展。以自备箱首航为契机,宜都市正积极推动港口功能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逐步从单一港口经营向“港口+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枢纽经济模式迈进。枝城港作为铁水联运核心节点,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辐射鄂西、渝东等周边区域,助力大宗商品交易、物流金融等新业态聚集,促进港口从通道经济向平台经济演进。
此次枝城港通过自备集装箱破局,将“散改集”模式的深入推进,不仅是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创新实践,更是宜都市积极服务湖北省“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目标的具体举措,为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