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邓世媛)“我近期要给儿子办婚宴,特地来跟你们报备一下!”8月25日上午,高坝洲镇天平山村村民杨忠兰走进了村委会。
以前在村里操办一场婚事,动辄就是30多桌宴席,加上烟酒开销,算下来,全家生活质量也要退好几年。如今在村红白理事会的指导下,杨忠兰家的婚宴从往年常见的30多桌精简到15桌,预计可节省近万元开支,既体面又实在。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天平山村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今年7月,在村民分组户长会上,村民袁宏义感慨,去年光随礼就花了2万多元,压力很大。在场的村民纷纷赞同,人情往来中的攀比之风、婚丧嫁娶中的大操大办已成为影响村民生活质量的“隐性负担”。
面对这一现象,村党支部迅速行动,组织乡贤能人和村民代表召开道德评议会。大家围坐畅言,从“人情债”的负担聊到传统习俗的改革,最终达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共识。村民们推选德高望重的乡贤、党员代表组成红白理事会,对婚丧嫁娶事宜全程监督指导,既保留了传统礼仪的温度,又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的歪风。
为让文明新风长效化,村“两委”带头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要求婚丧宴席不超过20桌,随礼金额提倡控制在200元以内,并禁止燃放超标烟花爆竹等。此外,村里还创新推出“双积分双向兑换”机制,村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或践行移风易俗要求均可积累积分,到“环保超市”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现在大家比拼的不再是酒席排场,而是谁的积分多、家风好!”村民郭家宽拿着刚兑换的食用盐,语气里满是自豪。如今的天平山村,大操大办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盲目攀比的少了,互助友善的多了。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村民的心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明活力。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