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宜都市高坝洲镇白洪溪村的特早熟柑橘迎来成熟季,村民正抓紧采摘外销。
9月20日,在村里的收购现场,一辆辆满载柑橘的三轮车接踵而至,收购方工作人员手持分拣筐将果实按品相细致分类、称重、发放货款。
宜都市高坝洲镇白洪溪村村民罗元朗脸上满是笑意:“我种了三四十年柑橘,农户的收入都是比较可观的,相对而言这个收入肯定是高的。我今年主要有脐橙、特早、普早、爱媛(等),总收入大概(预计)七八万到上十万块钱。”
柑橘产业已经成为红高片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多年来,在政府扶持下,种植户不断探索和改进柑橘种植技术,从选种、育苗到栽培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让柑橘不仅在本地畅销,还远销全国各地。
华丰果业负责人郭显华介绍:“今天主要收购的品种是大芬和日南,大芬这个品种提前上市,比普早要提前20天到一个月,这个品种几乎是填补了湖北地区的一个空档,不愁销路。我们也按严格的大小、品相分级分拣,收购以后主要就是清洗、打蜡、保鲜、包装进行运输,这个销售主要还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
“目前,我们基地主要围绕特早和普早为主,特早产量应该是在十几万斤左右,普早每年有个七八十万斤左右,今年预计销售额可以达到450万元左右。”创绿柑橘合作社理事长何勇分享道。(云上宜都通讯员 夏梦瑶 江传堃)
一审:李忠益
二审:刘娟
三审: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