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宜都:这个村“逢6”开集,烟火气里藏着好滋味

2025-09-28 10:33   云上宜都  

“刚挖的鲜藕还沾着泥,要多少?给你称足!”“堰塘现捞的活鱼,200斤快卖完喽!”……9月26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宜都市松木坪镇茶元寺村老村委会广场上已响起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每月6日、16日、26日的“逢6集日”又如约而至,往日略显冷清的村头,此刻被满满当当的摊位、摩肩接踵的人群和鲜活的叫卖声填满,久违的烟火气像一层暖纱,轻轻裹住了整个村子。

广场一侧,村民杨大叔的三轮车斗里,刚从藕塘挖来的鲜藕堆得冒尖,湿润的塘泥还沾在藕节上,透着新鲜劲儿。“以前藕挖出来,只能蹲在路边等贩子来收,价格压得低不说,遇上行情差还卖不完。现在好了,赶集日一早拉来一皮卡车,不到中午就被抢着买光!”他一边麻利地给顾客装藕,一边笑着擦去额头的汗,手里的秤杆高高翘起,生怕少给了分量。

不远处的鱼摊前更是围得水泄不通。村民刘大叔的塑料盆里,活蹦乱跳的草鱼、鲫鱼甩着尾巴,溅起的水花引得围观的孩子阵阵惊呼。“这鱼是自家堰塘养的,全程喂青草,没掺一点饲料,早上天不亮就捞了200斤,你看这才九点,就剩这几条了!”刘大叔手里的刀上下翻飞,眨眼间就给鱼去了鳞、破了肚,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顺着摊位往广场深处走,热闹劲儿更足。墙角边,竹编簸箕、藤条筐摆了长长一排,是村民张大爷花了半个月编的手艺活。“以前编完就堆在家里,没人要也没人问,现在赶集摆出来,城里来的年轻人都觉得新鲜,今天已经卖出去8个了!”张大爷摸着自己编的筐,眼里满是自豪。

旁边的小桌上,黄澄澄的玉米粑粑冒着热气,咬一口满是玉米粒的香甜。玻璃罐里的豆腐乳、豆瓣酱色泽红亮,罐口贴着“无添加、自家酿”的纸条,这些都是村民用自家种的黄豆、辣椒酿制的。不少人拿起罐子闻了闻,当即就拎走了两三罐。“这些都是家里常吃的东西,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早上带的玉米粑粑、干货,现在都剩得不多了!”摆摊的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手里包货的动作没停,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谁能想到,从前的茶元寺村,因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线下人流稀少,农户们的土特产只能“养在深闺无人识”。如今,“逢6赶集日”成了村里的“新约定”,不仅把周边的百货商家请进来,让村民不用出村就能买到洗衣粉、农具等日用品,更给农户们搭起了“家门口的售卖台”,鲜藕、活鱼、土鸡土鸭、手工酱、篾制品这些“土宝贝”,摇身变成了大家抢着买的“香饽饽”。

赶集成了村里的“热闹引擎”。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菜,不用再走几里路;农户的土特产能卖出好价钱,口袋慢慢鼓了起来;孩子们在广场上追着跑、笑着闹,清脆的笑声飘得老远;就连许久不见的邻里,也能借着赶集的机会,凑在一起聊几句家常,疏远的感情又热络起来。

“以前总觉得村里冷清得慌,现在每月就盼着‘逢6’!”村民们笑着说,赶集不仅让大家的腰包鼓了,更让村里的人气旺了、人心暖了。茶元寺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继续把“逢6赶集日”办得更红火,让这股烟火气一直热热闹闹地飘在村里,让更多农户的土特产走出家门,让乡村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通讯员 高桂艳)

来源:云上宜都 

一审:向姝

二审:李华

三审:党艳秋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a/10092/202509/02496159eb8011fd0bbb0cd2f9f848a7.jp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sBo9KxhY4CK1paFk","timestamp":1760735440,"signature":"7fc24e81ea19fa702ee3ff74640ea6c4ebf1f643","link":"https:\/\/m.hbyidu.com.cn\/p\/80756.html","desc":"\u4eba\u6c14\u65fa\u3001\u8170\u5305\u9f13","title":"\u5b9c\u660c\u5b9c\u90fd\uff1a\u8fd9\u4e2a\u6751\u201c\u90226\u201d\u5f00\u96c6\uff0c\u70df\u706b\u6c14\u91cc\u85cf\u7740\u597d\u6ecb\u5473","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