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归雁”与“沃土”的双向奔赴

2025-11-03 08:53   三峡日报  

——宜昌生物医药招商百日攻坚结硕果

10月22日,本土龙头企业宜昌人福药业与四川科伦药业在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药品生产、新药研发及国内外市场开拓三大领域深度合作,为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自6月28日生物医药产业招商专班成立以来,全市百日攻坚成果显著:全市跟踪在谈亿元以上生物医药产业项目60个、计划投资额355.1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2个、计划投资额75.03亿元,其中生物合成医药中间体、新型给药装置及包装材料研发产业化与数字化建设等投资10亿元项目4个,产业链图谱也在加速补链强链。

归雁还巢:人才项目双回流

“12天,像做梦!”在夷陵区锐世医疗项目工地上,负责人张博眼角眉梢都带着笑。

7月初,团队赴夷陵区考察,7月中旬市、区两级领导上门洽谈,12天时间,合同落笔。土生土长的夷陵小伙,带着高端分子影像设备研发团队回乡。

“宜昌能辐射西南市场,医疗资源又丰富,不选这儿选哪儿?”如今,厂房装修已经开始,“年底设备进场,未来这里将建成诊疗一体化高端医学装备智造中心,缩短患者检查时间,降低检查费用。”张博望着工地,眼里闪着光。

群山环抱的秭归,另一段“归巢”故事也正在展开。清晨的薄雾中,华源医药秭归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年近七旬的陈幼清正俯身查看“清肺饮”中药产品:黄芩、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按比例搭配。

随后他走到干燥室前,轻轻嗅了嗅空气中的气味,跟同事说道:“你闻,这股清苦味里带点甜,才是好品相——当年在同仁堂学的本事,可不能丢!”

2019年,他放弃外地医疗器械高薪工作回乡建厂,投资5300万元建起中药饮片加工基地。今年6月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7月投产后,60个中药品种即将进入集采系统,销往北京、湖南等地,预计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如今,他又创立“湖北楚药”品牌,致力于将地域特色中药材与传统中医药文化精髓相融合。

沃土磁吸:优势聚才留雁栖

“项目为啥来宜昌?”市生物医药产业招商专班的办公室里,专班成员龚洪超给记者画了张“优势图谱”:左边贴着安琪酵母的菌种库照片,右边列着夷陵、秭归、兴山、长阳、五峰等地中药材种植数据,中间用红线连起6个专业化工园区的位置。

宜昌人福,全球唯一的全芬太尼系列药企,麻醉药市场占有率超80%;东阳光,硫氰酸红霉素国际市场占有率65%,磷酸奥司他韦国内第一;安琪酵母,亚洲第一,全球第二,酵母衍生物国内市场占有率55%……7家上市公司撑起的“产业森林”,让项目落地就有“邻居”。

前不久,武汉珈桥科技签约西陵区,研发生产肺功能仪等呼吸健康管理系统;锐世医疗对接本地高校,推进产学研转化和临床试验。“近期不少医疗器械企业落户,填补了宜昌在医疗器械方面的空白。”龚洪超说道。

清江独活、皱皮木瓜、金头蜈蚣……宜昌15种道地药材中,五峰的天麻、秭归的杜仲早已名声在外。全市71.06万亩中药材在地面积,400多家专业合作社,年综合产值125.79亿元。

“陈幼清的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光收购本地药材就能让587户乡亲户均增收万元,这是资源变现的‘活教材’。”专班成员李伟感慨,而且这些中药材,能进同仁堂的全国销售网,精深加工后价值翻番!

龚洪超还告诉我们,专班自成立以来,从市直部门、医疗机构、龙头企业选派51名专业干部,分西药、中药、合成生物、医疗器械4个小组。“企业考察时,我们带着‘政策包’‘资源包’上门,最多的时候,一天陪企业跑了3个园区,微信步数破了3万。”龚洪超说着很是自豪。

精准招商:靶向发力加速跑

“下周,我们合成生物专班就要去浙江。”专班成员陈诚的行李箱里,装着一沓厚厚的“招商地图”,上面标注着浙江省11家合成生物企业的位置,“重点对接做医药中间体的企业,宜昌的磷酸、氢氟酸原料充足,能帮他们降低成本。”

目前,宜昌已形成以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宜都生物医药产业园为核心,猇亭合成生物产业园、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等为支撑的“双核多园”产业空间布局。2023年,猇亭合成生物产业园获批湖北省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大力布局合成生物新赛道。

“围绕合成生物、医药中间体,近期又有三家企业落户,将很好地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陈诚笑着说。

接下来,招商专班将锚定华东、华南、华北、中西部四大主战场,“每个专班都带着‘任务清单’,比如中药专班要对接全国中成药50强企业,争取年内再落地一批饮片加工项目。”专班成员李伟说。

“签约只是开始,我们要让项目‘长得壮’。”专班成员李昌银说道。政策接踵而至:研发并生产销售的新药,对化学药1类、中药创新药等,Ⅲ期临床阶段奖励500万元,在获得新药证书或药品注册批件后,再给予1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我市生物医药企业销售自产药品或医疗器械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0亿元的,给予1000万元奖励。

“年底来我们这儿看设备投产!”锐世医疗的张博挥着手,厂房里电钻嗡鸣,一片繁忙。

这场“归雁”与“沃土”的双向奔赴,正让宜昌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愈发清晰。

三峡日报记者 白政 通讯员 谭杰

(来源:三峡日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92/202511/49a84c50b61888b19305689e742ceeb6.png
{"appId":"wxa3f2130b58c1cccd","nonceStr":"TqfdAZxoLI4puwtm","timestamp":1762159845,"signature":"55f0397be65650d02e34814c457cd048b042a9e1","link":"https:\/\/m.hbyidu.com.cn\/p\/81849.html","desc":"\u5b9c\u660c\u751f\u7269\u533b\u836f\u62db\u5546\u767e\u65e5\u653b\u575a\u7ed3\u7855\u679c","title":"\u3010\u4e09\u5ce1\u65e5\u62a5\u3011\u201c\u5f52\u96c1\u201d\u4e0e\u201c\u6c83\u571f\u201d\u7684\u53cc\u5411\u5954\u8d74","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92\/202302\/8ba5c45887b69fb951acda1dfc539f73.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