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宜都市委统战部、宜都市工商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湖北省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锚定“支点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全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宜都都宜”走深走实。
政治引领做“加法”,让理想信念“加”倍坚定。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政治领航·统战凝心”“培基育苗·铸魂提能”活动,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通过举办执委会、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民营经济人士发展共识。组织年轻一代企业家代表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重走幸福渠,为他们赠送清廉文化书法作品,筑牢廉洁根基,激发奋斗精神。
优化环境做“减法”,帮市场主体“减”负前行。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大走访”,结合“联企e站”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全力推动惠企政策、公共服务落地见效,切实帮助民营企业纾困发展。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协调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授信2500余万元,向绿色化工产业商会提供贷款授信28亿元,为商会及会员企业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组织10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各地专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实现求职者与企业“双向奔赴”,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搭建平台做“乘法”,助民营企业“乘”势而上。每月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梳理问题建议,撰写信息专报,形成“交流座谈——分类交办——限时答复——总结提升”全过程、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千方百计帮助民营企业增信心、渡难关。搭建与周边商协会学习研讨平台,开展“当枝松宜东”“清江流域”商会联盟活动10余次,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强化交流互动,探索合作新路径。充分发挥市工商联资源优势和助力招商引资的特殊作用,全力促成市政府与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楚商回乡”专项行动,做好“请进来、走出去”工作,邀请异地商会、在外宜都籍企业家等参加新春茶话会、乡贤联谊交流会、招商引资推介会,走访在外宜都籍企业及异地商会,通过商协会邀请100余名楚商回乡考察调研,加强交流互鉴,全力推介宜都,推动返乡创业。
纾难解困做“除法”,为企业发展“除”冰破障。落实班子成员分片包联制度,深化“双千”暖企帮扶行动,全年深入走访企业132家,收集问题54条,靠前精准协调相关部门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税务、金融等全方位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深入开展“法治护航·情暖民企”行动,实施“工商联+律所+商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组织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活动19场次,通过主动下访、定期接访、多方会访“三访服务”解决涉企法律问题,帮助企业防范风险、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为辖区民营企业打造健康发展的“避风港”。
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开始施行。随着宜都市民营经济、科技创新、人才工作会的相继召开,必将推动宜都新一轮民营经济的大发展。要充分发挥好工商联在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政企沟通的“服务员”;积极推介宜都营商环境,提供有效招商信息,讲好宜企发展故事,做好楚商返乡的“宣传员”;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做好民企发展的“护航员”。(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委统战部 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