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牟晓兰)青铜器穿越时空“吐槽”锈斑烦恼,陶俑模仿现代人漫步街头,千年文物在孩童的奇思妙想中焕发新生……7月9日,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在姚家店镇油榨坪村爱心托管班以“如果文物会说话”为主题,为留守儿童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课堂中,当彩绘镇墓兽、三彩牵驼俑等文物通过沉浸式视频亮相,孩子们惊叹连连,“文物模仿秀”环节的童言稚语更让沉寂的历史迸发欢笑。课程聚焦宜昌本土文化基因,以虎形铜带钩、战国复合铜剑等家乡文物图片进行引导讲解,志愿者以修复前后的对比图,向孩子们展现了文物修复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匠心。他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当童声与千年编钟的余韵共鸣,文物修复师伏案工作的身影仿佛在宣言中浮现。现场,积极参与的孩子还获赠了主题奖品。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