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记者 杨玉玲 廖贤丹 实习生 郑冯春雨)今年以来,高坝洲镇坚持“入户联心”走访,以“三问四走”工作体系为抓手,坚持脚步向下、身子下沉,在民生需求常态化走访中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化解民忧,用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皓光村地处镇农业主产区,全村耕地面积2164亩,形成了“以柑橘为主导、桑葚为特色,兼顾玉米、油料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格局。但受气候变化影响,皓光村区域性、季节性干旱频发且程度持续加剧。
高坝洲镇皓光村村民辛祖义说:“原来一晴(就是)上十天,柑橘树叶子(晒)卷了,现在根本都不是问题了,在群众心中就有一个指望了。”
走访收集的诉求,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第一手资料”。村、镇两级迅速整理村民反映的干旱难题,通过地形勘察形成初步方案,并主动对接市政协和农业农村局,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最终通过“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推动抗旱泵站项目落地。
高坝洲镇皓光村党总支书记蔡刚介绍:“目前已经建成了一个永久性的泵房,增设了两台22千瓦的高扬程的水泵,铺设了1500米的灌溉管道。通过两套管道,可以辐射皓光村、湾市村、曾家岗村三个村,惠及村民大概有400多户,最少解决3000亩柑橘田的灌溉(问题)。”
今年以来,高坝洲镇构建“三问四走”工作体系,推动民生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发现转变,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全镇走访覆盖3296户居民,收集就业创业、就医、就学、用水、交通等297条民生诉求,解决169个实际问题。
“我们保证了每周3-5次的走访频率,做到了诉求表达户必走、生活困难户必走、重点工作任务必走、重点人群必走,共收集200余条民生需求,绝大部分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实现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高坝洲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干部姚弘洋说道。
在“三问四走”工作机制的推动下,该镇中坪路北段改扩建项目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连接村内四个小组的主干道,这条路承载着约2000名村民和学生的日常出行,往年经过多次修补却始终没能根治“路面差 出行堵”的问题。收集整理村民诉求后,村、镇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如今,中坪路北段正朝着“850米长、7米宽”的标准加速建设。
“项目确定以来,我们村里组织周边的群众开了三次座谈会,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把收集到的建议,融入到平时的施工当中进行改善和完善。”高坝洲镇中坪村党总支书记刘克念继续说:“我们预计9月底完成水稳层的铺设,主要是考虑到马上柑橘要采摘了,(铺好)路面以后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可以完成简单的通行。”
如今,村民们的“愁心事”慢慢变成了“舒心事”,高坝洲镇持续延伸走访的触角,跟进未解决的诉求,把已落地的项目做细做实,始终让民生服务跟着群众需求走,让每一份期待都能得到回应。
高坝洲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周成表示:“‘入户联心’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坚实桥梁,‘三问四走’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接)下来,我们将完善‘走访-研判-解决-反馈’的闭环链条,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行动,努力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
(责编:李虹 刘娟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