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刘雲岚)高坝洲镇皓光提水站旁,关切的目光投向农田保灌溉的命脉设施;天平山榨坊里,人大代表仔细查看原料储存与加工流程;中光酒厂生产线上,代表们认真询问质量管控措施——6月5日,一场汇聚市、县、镇、村共15名的四级人大代表“5号见”活动在高坝洲镇火热展开。宜昌市市场监管局、高坝洲镇市场监管所联合该镇第一、第二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同搭建起这座民情“连心桥”。
代表们走出“家站点”,直奔基层一线。深入走访视察三家单位后,在皓光村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10名群众代表敞开心扉,围绕食品安全监管细节、农业抗旱保灌等迫切需求畅所欲言。现场共收集9条意见建议。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同步“进站”,与代表、群众“零距离”对话,对诉求逐一回应、认真记录。部分问题当场明确责任主体与解决路径,展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高效务实作风。
“家站点”筑根基,履职常态扎根
“5号见”活动以遍布基层的代表“家、站、点”为稳固阵地,将每月5日固化为代表联系群众的“法定时间”。它突破形式限制,融合集中接待、深入走访、议事恳谈会、“局长进站”等多种方式,将代表履职深深嵌入基层治理的日常肌理。各地可因地制宜,将这一机制与专项视察、专题调研、代表述职等灵活结合,不断探索履职新路径,为代表常驻群众身边提供坚实保障。本次四级代表的联动参与,更彰显了上下贯通、协同履职的强大合力。
“局长进站”破梗阻,民意直抵快响应
部门负责人直面代表和群众,倾听诉求。关于食品安全的风险点、抗旱设施的薄弱环节等民生关切直达决策层。现场研判、即时回应、承诺交办的闭环流程,大幅压缩了问题解决的时空成本,生动实践了将“民声”高效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履职真谛。
此次“5号见”活动收集的9条群众意见建议,不止步于倾听与记录。代表们将对这些民声进行综合整理、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具体办理建议方案。随后,乡镇人大主席团(街道、矿区人大工委)将肩负起审核把关的重任,确保每一条建议都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标志着严谨的闭环处理机制正式启动:从收集、审核,到精准交办、持续跟踪督办,直至最终向群众反馈结果。这一闭环链条,是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不负人民重托的坚实保障,彰显了“5号见”活动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持久生命力。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